帮你快速找医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引起哪些症状?

2023年06月25日 5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腰背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绝大部分都有腰背痛,腰背痛可出现在腿痛之前、同时或之后。有的病人腰痛不明原因突然发生,有的病人在某次较明确的腰部外伤后出现,腰背痛和外伤之间可有间隔数天、数月甚至年余。病人腰背痛范围较广泛,主要在腰部或腰骶部,可向一侧或两侧放射。
发生腰背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时,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如果椎间盘突出较大,可刺激硬膜产生硬膜痛。这类疼痛部位较深,定位不淮确,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痛。早期腰背痛由于突出的椎间盘较小,压迫神经根不严重。
坐骨神经痛
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于L4/5及L5/S1间隙,故坐骨神经痛很常见。坐骨神经痛发生在左侧占51%,右侧42%,双侧为4%。
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开始疼痛为钝痛并逐渐加重,疼痛多呈放射性,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或足背。少数病例可出现由下往上的放射痛,先由足、小腿外侧、大腿后外侧至臀部。除中央型突出或巨大突出可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坐骨神经痛多为单侧。咳嗽、打喷嚏、用力大小便引起腹压增加时,脑脊液压力升高使神经根袖扩张,刺激受压神经根,导致腿痛加重。
病人为了减轻疼痛采取腰部前屈、屈髋位,以达到松驰坐骨神经紧张度的目的。在行走时取前倾位,卧床时取弯腰侧卧屈髋屈膝的“三屈位”。骑自行车时的疼痛较行走时轻,因为骑自行车时,采取腰前倾、屈髋屈膝位使神经根松弛,腿痛减轻。但在骑自行车上坡时,需用力蹬车,腹压增加,又引起腿痛加重。
坐骨神经痛可在某种姿势下,因活动或腹压增加而加重或突发出现放射痛,由腰部向下肢放射。这种疼痛可分“快痛”和“慢痛”两型,因此患者既有持续性痛,又有突发性加重。腿痛重于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典型表现。
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痛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压迫腰丛的L1、2、3神经根出现腹股沟区痛或大腿内侧疼痛。另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出现腹股沟区痛或下腹部疼痛。一般认为,腹股沟区外侧痛为L4/5椎间盘突出,而腹股沟区内侧和会阴区痛为L5/S1椎间盘突出。
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距离增多,引起腰背痛合并患肢出现疼痛麻木加重,当蹲下或坐下休息后,症状逐渐消失,又能再次行走,但行走后症状又复发,行走距离从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称为间隙性跛行。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并且多出现于多节段病变。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炎症反应和缺血,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静脉丛逐渐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影响血液循环和氧含量,引起疼痛加重和肢体乏力。当肢体活动时,脊髓血管扩张,加重对神经根的压迫。
麻木
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麻木感,一般是由于椎间盘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麻木。麻木区域仍按神经根受累区域分布,麻木与神经根受压的严重程度无关,但肌力下降者一般麻木较重。大腿外侧为常见的麻木区域,此区城为L1~3神经支配。当衣裤接触时可有烧灼感,长时间站立可加重麻木。大腿外侧感觉障碍原因多为纤维环膨出或关节突关节退变,并非由于椎间盘突出。为神经根的感觉纤维受损或支配纤维环或关节突关节的窦椎神经分支逆向传导冲动。
肌肉痉挛
多见于神经根长期受压,原因可能为神经外膜或神经束间纤维化,使神经根的感觉纤维应激阈值升高。肌肉痉挛程度与椎间盘突出的类型、部位和大小无关。S1神经根发生率最高,其次为L5神经根。最常发生肌肉痉挛的为小腿三头肌、腘绳肌和跖肌。常发生在夜间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白天肌肉痉挛发生在肌肉收缩之后,发生频率不定,可一日数次,也可间隔数周后发生。肌肉纤颤为脊髓前角退行性疾病的典型体征,也是运动神经元某一部分异常应激性升高的表现。在椎间盘突出时,神经根受机械性受压或化学性刺激而发生肌肉纤颤。
肌肉瘫痪
突出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较多见的为L5神经麻痹所致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麻痹,表现为足下垂。S1神经麻痹所致小腿三头肌瘫痪罕见,但肌力减弱仍然常见。
双侧下肢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为单侧下肢症状,少数病人可出现双下肢症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双下肢同时出现症状,严重程度可两侧一样,但多为一侧重,一侧轻。此为同节段中央型椎间盘较大突出。有时因巨大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马尾综合征。
②双下肢不同节段症状,表现为疼痛部位不同和疼痛严重程度不同,此为不同节段不同侧别的椎间盘突出。
③先为一侧症状,后出现相似的对侧症状。此为同节段椎间盘突出,先压迫一侧,后又移位压迫另一侧。
马尾综合征
突然发生的中央型巨大突出,常压迫突出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马尾包括L3到S1的神经根,因此支配盆腔内脏和(或)会阴部的传出和(或)传人神经纤维的病变,也可以导致圆锥综合征,所以临床上难以区分马尾损害与圆锥损害。但马尾损害通常不仅影响骶髓节段而且也影响到大量腰骶神经纤维,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会更广泛且水平更高。早期表现为双侧严重的坐骨神经痛,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有时坐骨神经痛可左右交替出现。随后坐骨神经痛消失,双下肢不全瘫痪,如不能伸趾或足下垂,同时双下肢后外侧、会阴部痛觉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碍多表现为急性尿潴留和肛门括约肌肌力降低,排便不能控制。女性可有假性尿失禁,男性出现阳痿。
马尾综合征多为暴力推拿按摩后发生巨大椎间盘突出引起,因膀胱麻痹、肛门括约肌无力,此时测定直肠压力、膀胱压力和尿流量,表现为压力较低,残余尿量较多。
脊髓圆锥综合征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引起骶髓3~5节段和尾髓1节段的损害。躯体症状包括会阴及肛门周围的皮肤感觉缺失,如果S2受累的话,大腿后部出现麻木,即“马鞍区麻木”。骨盆出口处的肌肉软瘫,包括肛门外和Vesicle括约肌及坐骨海绵体、球状海绵体肌。球海绵体反射刺激龟头诱发,表现为阴囊内后尿道收缩或肛门外括约肌收缩。由于节前副交感神经损害,引起包括膀胱平滑肌的松弛性瘫痪(无膀胱充盈感觉、无痛)和不能自动排空。由于橫纹肌系统对肛门外括约肌控制的丧失,在腹压增大时大便失禁或不能自主排便,勃起和射精功能完全丧失。
外周圆锥综合征
脊髓的L4~S2节段称为外周圆锥。感觉丧失在L4~S2神经根所在的区城。臀肌、伸、屈膝关节、踝关节和脚趾以及脚的内在肌肉的肌力减弱,步态异常很常见。踝反射和跖反射缺如,而膝反射存在或相对较明显。膀胱和直肠功能的随意控制减弱,勃起和射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但异常勃起也较常见。
患肢发凉
也称冷性坐骨神经痛(coldsciatica)。几乎所有病人均感患肢发凉,皮温测定显示患肢的基础皮温低,并且S1神经受累的皮温较L5受累者更低,手术后可望恢复正常。有的病人患肢温度低以足趾的远端为著,查体时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这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刺激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收缩导致,同时与神经根受压的严重程度有关。
尾部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尾骨痛,主要原因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行入骶管,也可因为腰椎或腰骶神经丛的解剖变异神经受刺激所致。
小腿水肿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神经根受压严重时,可出现足踝部的水肿。可能是神经根在受到机械性及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化学刺激粘连水肿,影响交感神经的传导功能,窦椎神经也可能发生异常短路,导致下肢的血管神经功能障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