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7条结果

  • 最近家里有亲人得了脾胃虚弱证,在当地的小医院看了效果不太好,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朋友推荐靠谱的医院和医生,只要效果好地域不限,谢谢大家了!
    2018-07-16 15:31:47
  • 候为眼睑下垂、朝轻暮重、少气懒言、肢体无力或吞咽困难、咀嚼困难或无力、胸闷气短、饮水反呛、抬颈无力、食欲不振、脘腹痞胀、神疲、肢体倦怠、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多以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为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V信:zixun6466 2022-03-28 09:24:59
  • 方中所用之药多用炒法,取其缓和药物之寒凉及辛散之性,同时可增健脾固涩之功。泄泻病的治疗是一方面,自我调护也是重要的一项。诸师均提倡加强个人防护,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畅情志,可通过进食一些药食同源的药物如山药、薏米、莲子、大枣等调理脾胃,亦可每日艾灸足三里、神阙温中健脾,多有事半功倍之效。辨证论治:PCD病程较长,迁延难愈,根据历代医家治泻经验,应归“久泻”范畴辨证论治,临床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型:肝气乘脾证、脾胃虚弱证、肾阳虚衰证。肝气乘脾证:临床表现为平素心情抑郁或急躁易怒,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泄泻,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腹痛攻窜,肠鸣矢气,舌淡红,脉弦。治以抑肝扶脾,方选痛
    赵刚 主任医师 2022-03-26 21:14:59
  • 、外邪(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上述因素损伤脾胃,致运化失司,升降失常,而发生气滞、湿阻、寒凝、火郁、血瘀等,表现为胃痛、胀满等症状。慢性胃炎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  1 肝胃气滞证  2 肝胃郁热证  3 脾胃湿热证  4 脾胃虚弱证  5 胃阴不足证  6 胃络瘀阻  治疗过程中,应当审求因,辨证施治;   1 肝胃气滞证:治法:疏肝理气和胃。主方:柴胡疏肝散  (《景岳全书》)。药物:柴胡、陈皮、枳壳、芍药、香附、川芎、  甘草。  2 肝胃郁热证:治法:清肝和胃。主方:化肝煎(《景岳  全书》)合左金丸(《丹溪心法》)。药物:青皮、陈皮、白芍、牡  丹皮、栀子
    老中医潘寅生 健康号 2018-01-23 10:11:39
  • 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越来越低的主要原因。联合中药治疗,不仅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而且有利于缓解症状,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还有可能缩短抗生素疗程周期。 治疗失败大于3次,一般可以认为属于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针对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要选择耐药性或者耐药率低的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敏感抗生素因人因地而异。抗幽门螺杆菌过程中联合中药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用量,提高Hp的根除率。 参考《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共识》。幽门螺杆菌属于中医“邪气”范畴。扶正祛邪是幽门螺杆菌相关病的基本治则。实者以湿热为主
    赵炜 副主任医师 2020-11-28 23:21:08
  • 1、肝胃不和证症状纳呆,胃脘痞满,胀痛,嗳气频频,情志不遂可诱发、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慢性胃炎伴腔胃排空障碍,胆汁反流多见于此。治法:疏肝和胃。2、肝胃湿热证症状胃脘满闷,胸闷不饥,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口渴不饮,大便溏薄不畅,舌黄腻,脉滑,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明显,水肿甚至糜烂。治法:清化湿热。3、胃终端淤血证症状胃脘疼痛,持续不解,痛如针刺或如刀割,痛有定处,按时疼痛加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法:活血化瘀。4、脾胃虚弱证症状胃脘胀痛痞满,饥时痛甚,喜暖,按时感到舒服,面色苍白,神疲,头晕,舌质淡,唇有齿痕,脉细。治法:健脾和肾。5、胃阴不足证症状胃脘隐隐作痛或灼热不适,嘈杂似饥
    刘海燕 主治医师 2018-03-12 20:03:51
  • 徐某,女,26岁。月经量少18月。初诊日期:2017年11月12日。 主症:月经量少,1~3天,色暗。胃纳差,乏力,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末次月经2017年11月2日。 诊断:月经不调(脾胃虚弱证) 处方:党参15茯苓15白术10当归15黄芪20川芎10熟地15桂枝18白芍15炙甘草10,20付,日一付,水煎服。 二诊(2017年12月5日)经后3天,月经来潮3天,量较前改善。舌脉同前。处方:党参15茯苓15白术10当归15黄芪20菟丝子15枸杞子10川芎10熟地15桂枝18白芍15炙甘草10黄精15,25付,日一付,水煎服。 三诊(2018年1月10日)月经2018年1月3日~1月
    曾飞剑 主治医师 2018-03-08 20:11:11
  • 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色素减退皮肤病,病理学表现为皮损区皮肤粘膜的黑素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西医治疗原则为:激活酪氨酸酶;抑制自身免疫,防止皮损扩大;刺激黑素细胞迁移、增殖和产生黑素。 中医学对白癜风的认识及治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历代中医学家和医学文献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多认为本病是外感风邪搏于肌肤,营卫失和,情志内伤,肝郁气滞,经络不畅,皮肤失养所致。笔者主要归纳为风湿郁热证、肝郁气滞证、肝肾不足证、瘀血阻络证、脾胃虚弱证型。在辨证论治的大法基础上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引经药以提高疗效。同时辨病论治筛选中药:一是能够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二是能够激活酪氨酸酶活性的药物;三是能够促进
    赵党生 主任医师 2016-10-07 23:31:55
  • ,一日3次,适用于中焦气滞型慢性胃炎。 肠胃康冲剂:一次8g,一日3次,适用于温热型慢性胃炎。 六味安消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适用于肝胃不和便秘者。 四磨汤口服液:一次10-20ml,一日3次,适用于脾虚气滞证。 香砂养胃丸:一次6-9g,一日3次,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补中益气丸:一次6-9g,一日2-3次,适用于胃下垂中气下陷证。 人参养荣丸:一次1丸,一日3次,适用于脾虚气陷证。 逍遥丸:一次8丸,一日2-3次,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桂附地黄丸:一次4-5g,一日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理中丸:一次6-9g,一日2-3次,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溃疡散胶囊:一次5粒,一日3次,适用于
    李学武 主任医师 2018-06-14 16:02:06
  • 一、辨证1.风热侵袭:耳鸣初起,病程较短,耳内堵塞、听力下降,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症状,舌质稍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散邪通窍。2.肝火上扰证:头痛,眩晕,耳鸣,耳聋,伴有郁怒不宁、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夜寐不安、胸胁胀痛、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清肝泻火,开郁通窍。3.痰火郁结证:耳鸣,耳聋,耳中胀闷,头重如裹,伴有胸闷、脘满、咳嗽、痰多、口苦、大便不爽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化痰清热,散结通窍。4.脾胃虚弱证:耳鸣,耳聋,下蹲站起时耳鸣加重,遇劳亦耳鸣加重,伴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纳呆、腹胀、便溏等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
    2020-11-02 13:46:47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