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基本信息

概述

尿布皮炎是婴儿臀部受尿液、粪便以及不洁潮尿布刺激、磨擦后,引起皮肤发红, 重者可出现皮肤糜烂及表皮剥脱,为婴儿肛门周围及臀部等尿布遮盖部位发生的接触性皮炎,甚至可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病因

1.尿布质地及更换不及时 粗糙的尿布或用橡胶布、油布、塑料,使局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或浸渍状态,加之更换不及时造成。橡胶或塑料有时可成为刺激因素,诱发本病。
2.尿布洗涤不净 残留尿渍及粪便易被腐物寄生菌分解而产生氨类物质,刺激皮肤引起本病。尿布上的染料、残存的肥皂也可成为刺激因素,诱发本病。
3.病原菌感染。

发病机制

1.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皮炎
(1)表皮的浸渍和皮肤屏障功能的减弱是本病的发病基础:
①水化作用:大小便的沾染,不透气的尿布、衣着等使得局部皮温升高和出汗增加,造成皮肤处于持续的潮湿环境中,促成皮肤水化作用的发生,最终导致表皮的浸渍。
②摩擦作用:粗糙的尿布与皮肤的摩擦或者皮肤与皮肤之间的相互摩擦,使得浸渍的表皮受到进一步损伤,最后导致表皮的屏障功能降低和细菌滋生环境的形成。临床上发现在患儿外阴的突出部位、臀部和腰围等摩擦区域易患本病。
(2)一系列刺激物的继发效应:
①粪便:长时期沾染大便是新生儿皮肤最易患有本病的因素。粪便中的蛋白酶和脂肪酶、酸性或碱性成分都会进一步损伤皮肤屏障。碱性粪便见于那些牛乳喂养或高蛋白质食物喂养的患儿;酸性粪便见于豆浆代乳喂养引起腹泻的患儿或感染引起腹泻的患儿,因为腹泻时稀粪中含较多的脂肪酸。临床上也发现一旦腹泻停止,患儿尿布皮炎也随之好转。
②尿液:尿液中的氨(由产氨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和碱性溶液环境进一步损伤皮肤屏障和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既往将尿氨作为尿布皮炎的原发刺激物质是错误的,现在认为只有当皮肤受损的情况下,尿氨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③化学刺激物:除臭剂、防腐剂、尿布中的漂白剂、消毒肥皂、霜剂和油剂等化学刺激物的频繁接触或使用,对患儿皮肤都直接有害。此外,患儿的皮肤对许多抗真菌药的耐受性也较差。
④白念珠菌、厌氧细菌的过度生长将会进一步加重皮肤的刺激反应。
⑤温度:尿布区域的皮温增高将引起血管扩张和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
2.念珠菌性尿布皮炎
(1)病菌的来源:病菌可能来自患有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母体产道;母乳喂养者,应检查母亲的乳腺,有否乳腺炎;另外检查橡皮奶头有否被念珠菌污染。若患儿口腔有鹅口疮迁延反复,则尿布区的念珠菌来自患儿的胃肠道。
(2)询问患儿近期有无频繁使用广谱抗生素史。
(3)腹泻患儿更容易感染念珠菌。
(4)尿布提供了念珠菌一个十分温暖和潮湿的生长环境;白念珠菌能在皮肤表面繁殖。
(5)多数学者认为念珠菌是在皮肤破损基础上的继发感染,它能穿透角质层,并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诱导皮肤炎症的产生。
(6)有学者认为临床上尿布皮炎的严重程度和病期长短与尿布皮炎的类型无关,而与白念珠菌的繁殖数量有关。[收起]
1.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皮炎
(1)表皮的浸渍和皮肤屏障功能的减弱是本病的发病基础:
①水化作用:大小便的沾染,不透气的尿布、衣着等使得局部皮温升高和出汗增加,造成皮肤处于持续的潮湿环境中,促成皮肤水化作用的发生,最终导致表皮的浸渍。
②摩擦作用:粗糙的尿布与皮肤的摩擦或者皮肤与皮肤之间的相互摩擦,使得浸渍的表皮受到进一步损伤,最后导致表皮的屏障功能降低和细菌滋生环境的形成。临床上发现在患儿外阴的突出部位、臀部和腰围等摩擦区域易患本病。
(2)一系列刺激物的继发效应:
①粪便:长时期沾染大便是新生儿皮肤最易患有本病的因素。粪便中的蛋白酶和...[详细]

临床表现

发生于乳婴儿,皮损常局限于接触尿布的部位,如臀部凸隆部、外阴部、下腹和股内侧等部,其范围与尿布遮盖部位相当。皮损初发为轻度潮红、肿胀,病程中可出现丘疹、水疱、糜烂等。有继发感染者可出现脓疱及浅溃疡。
1.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皮炎
(1)本病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皮肤损害。
(2)最明显的损害部位是在尿布接触的区域,如臀部的隆起部分、大腿的内侧、阴囊、阴阜或大阴唇等处。
(3)不接触尿布的皱褶部位的皮肤通常正常,因此,在女婴的外阴常看到受累的皮损与正常的皱褶皮肤相间,呈“W”型。
(4)基本损害为光滑发亮的融合性的红斑,有时像烫伤样;此外,受累的部位也可以有红色丘疹、水肿和脱屑。皮疹痊愈后形成羊皮纸样起皱的外观,这有特别的提示意义。
(5)本病可分几个亚型:
①擦烂红斑型:较常见。皮损可累及尿布区域的皱褶部位。
②“潮水”标记性皮炎:较少见。皮损为尿布边缘出现的带状红斑,常见于大腿或腹部。这是由于尿布不断的潮湿和干燥(似潮起潮落)、加上尿布的塑料边缘对周边的皮肤过度刺激所致。
③Jacquet皮炎:较少见并且症状比较严重。表现为丘疹,继而发生糜烂,并形成凿孔状边缘和火山口样外观的溃疡,这些溃疡又称为“氨毒性溃疡”,见于那些尿布使用时间较长的患儿。在男性患儿中,溃疡可累及龟头和尿道,引起排尿不适或困难。
2.变应性接触性尿布皮炎
(1)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
(2)尿布区域的红斑、小水疱,水疱破后形成湿疹样变,刚开始时,水疱不一定明显。
(3)本病常并发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皮炎,因此,皮疹的分布部位与前者相同,即位于尿布覆盖的突起部位,然而本病在屈曲部位的皮疹也是明显的,尤其是所使用的致敏外用药积聚的皱褶部位。
3.念珠菌性尿布皮炎
(1)尿布区域见边界清楚的鲜红斑,表面有鳞屑。
(2)周边有卫星状的扁平丘疹和脓疱,卫星状的损害往往有圈状的鳞屑。
(3)严重的病例可有大片的糜烂面。
(4)累及生殖器,可在阴囊或阴唇部位见到融合性的红斑。
(5)银屑病样过敏疹:多见于有严重念珠菌感染的尿布皮炎患儿,在刚开始接受治疗后不久,躯干部位迅速出现类似银屑病样的鳞屑性的丘疹和斑块,肢端常不受累。
皮疹可持续数天或数周,患处念珠菌培养阴性。目前认为它是对念珠菌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收起]
发生于乳婴儿,皮损常局限于接触尿布的部位,如臀部凸隆部、外阴部、下腹和股内侧等部,其范围与尿布遮盖部位相当。皮损初发为轻度潮红、肿胀,病程中可出现丘疹、水疱、糜烂等。有继发感染者可出现脓疱及浅溃疡。
1.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皮炎
(1)本病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皮肤损害。
(2)最明显的损害部位是在尿布接触的区域,如臀部的隆起部分、大腿的内侧、阴囊、阴阜或大阴唇等处。
(3)不接触尿布的皱褶部位的皮肤通常正常,因此,在女婴的外阴常看到受累的皮损与正常的皱褶皮肤相间,呈“W”型。
(4)基本损害为光滑发亮的融合性的红斑,有时像烫伤样;此外...[详细]

并发症

可并发尿路感染,甚至并发败血症。

实验室检查

可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并发尿路感染,尿检可见白细胞增高,并发败血症者血培养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

单纯尿布皮炎不需做辅助检查。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确诊。1~4个月应用尿布的婴幼儿,在尿布区域出现特征性皮疹可以初步考虑尿布皮炎,用5% KOH溶液溶解圈状鳞屑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假菌丝、菌丝或卵圆形芽孢者,可进一步确诊为念珠菌性尿布皮炎。若大量假菌丝存在,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状态,有诊断价值。

治疗

1.温水清洗臀部,勤撒扑粉,换洗尿布时应涤净肥皂,尿布以白色细软者为宜。
2.局部治疗 红斑性损害可勤扑粉剂,如硼酸滑石粉、氧化锌扑粉或中药松花粉外扑,涂布炉甘石洗剂,糜烂时可用10%碱式没食子酸铋氧化锌油膏(代马妥氧化锌)油膏或紫草地榆油膏外用。渗液多时可用2%硼酸水或复方硫锌酸铜溶液、马齿苋煎水湿敷。渗液停止后再涂油膏。有细菌感染时可于上药中加入抗菌药如0.1%依沙吖啶(利凡诺)或10%黄柏粉。
3.有念珠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治疗
(1)皮损处用微温水清洗,切勿用碱性肥皂或温度偏高之水清洗或摩擦。
(2)若皮肤仅干红、脱屑,用单纯扑粉或氧化锌软膏。
(3)糜烂渗出较少时,可外用红霉素软膏或新霉素软膏,新霉素应小面积外用,并注意有无致敏性可能。
(4)若感染念珠菌,外用制霉菌素霜或联苯苄唑霜、特比萘芬霜。[收起]
1.温水清洗臀部,勤撒扑粉,换洗尿布时应涤净肥皂,尿布以白色细软者为宜。
2.局部治疗 红斑性损害可勤扑粉剂,如硼酸滑石粉、氧化锌扑粉或中药松花粉外扑,涂布炉甘石洗剂,糜烂时可用10%碱式没食子酸铋氧化锌油膏(代马妥氧化锌)油膏或紫草地榆油膏外用。渗液多时可用2%硼酸水或复方硫锌酸铜溶液、马齿苋煎水湿敷。渗液停止后再涂油膏。有细菌感染时可于上药中加入抗菌药如0.1%依沙吖啶(利凡诺)或10%黄柏粉。
3.有念珠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治疗
(1)皮损处用微温水清洗,切勿用碱性肥皂或温度偏高之水清洗或摩擦。
(2)若皮肤仅干红、脱屑,用单纯扑粉或氧化锌软...[详细]

预后

给予及时处理预后良好。尿布皮炎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病,小儿能自控大小便并不用尿布后,皮疹自然会消失。

预防

1.尿布的质地要求 白色细而柔软的棉布、吸湿性好。国外学者主张使用含有丙烯酸凝胶材料(AGM)的一次性尿布,因为此种尿布的吸湿性能佳,而且对皮肤无刺激性。禁用含苯胺类染料染色的布料作为尿布。
2.尿布的洗涤要求 不主张用消毒剂泡洗,可用清水洗净残皂,必要时煮沸消毒。
3.尿布的使用要求 要勤换尿布,避免潮湿的尿布长期接触皮肤;更换尿布时可应用无刺激的爽身粉,使皮肤干燥;不能采用橡胶或塑料垫于婴儿身下,或包于尿布外。
4.尿布的收藏要求 禁用含萘或樟脑的防蛀球来收藏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