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血脂那些事儿(五)

2020年08月11日 818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今天继续说说血脂异常治疗。

药物干预。

调脂治疗靶点

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脂胆固醇(LDL-C)升高是导致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大量临床研究反复证实,无论采取何种药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清低密脂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就可稳定、延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能显著减少ASCVD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国内外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均强调,低密脂胆固醇LDL-C在 ASCVD发病中起着核心作用,提倡以降低血清低密脂胆固醇 LDL-C 水平来防控 ASCVD 危险。所以,推荐以密脂胆固醇 LDL-C 为首要干预靶点(I 类推荐,A级证据)。 而非-高密脂胆固醇(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Ⅱa类推荐,B级证据)。将非-HDL-C作为次要干预靶点,是考虑到高甘油三酯血症(TG)患者体内有残粒脂蛋白升高,后者很可能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调脂目标值设定

凡临床上诊断为 ASCVD[ 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 ] 患者均属极高危人群。而在非ASCVD 人群中,则需根据胆固醇水平和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及其数目多少,进行危险评估,将其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由个体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程度决定需要降低低密脂胆固醇LDL-C的目标值。不同危险人群需要达到的 LDL-C/ 非 -HDL-C 目标值有很大不同。要点提示:1. 临床上应根据个体 ASCVD 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2.将降低低密脂胆固醇(LDL-C)水平作为防控ASCVD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非-高密脂胆固醇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3. 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极高危者需要LDL-C<1.8 mmol/L;高危者LDL-C<2.6 mmol/L;中危和低危者LDL-C<3.4 mmol/L。4. 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密脂胆固醇LDL-C 至少降低50%。极高危患者密脂胆固醇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 仍应降低 30% 左右。5.临床调脂达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如依折麦布联合使用。符合下列任意条件者,可直接列为高危或极高危:(1)低密脂胆固醇(LDL-C )≥ 4.9 mmol/L 或总胆固醇(TC) ≥ 7.2 mmol/L (2)糖尿病患者1.8 mmol/L≤LDL-C<4.9 mmol/L(或)3.1 mmol/L ≤TC<7.2 mmol/L且年龄≥40岁。评估 10 年 ASCVD 发病危险具有以下任意 2 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定义为高危:(1)收缩压≥160 mmHg(1 mmHg=0.133kPa)或舒张压≥100 mmHg。(2) 非-HDL-C ≥5.2 mmol/L (200 mg/dl)。(3)HDL-C<1.0 mmol/(L 40 mg/dl)。(4)体重指数≥28 kg/m2 。(5)吸烟。

调脂达标策略近 20 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一致显示,他汀类药物在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和缺血性卒中等)危险。他汀类已成为防治这类疾病最为重要的药物。所以,为了调脂达标,临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I 类推荐,A 级证据)。建议临床上依据患者血脂基线水平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如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可获得安全有效的调脂效果Ⅰ类推荐,B 级证据)。

其他血脂异常除积极干预胆固醇外,其他血脂异常是否也需要进行处理。血清甘油三酯的合适水平为<1.7 mmol/L(150 mg/dl)。升高时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治疗性饮食、减轻体重、减少饮酒、戒烈性酒等。若TG水平仅轻、中度升高[2.3~5.6 mmol/L(200~500 mg/dl)],为了防控ASCVD危险,虽然以降低LDL-C水平为主要目标,但同时应强调非-HDL-C需达到基本目标值。经他汀治疗后,如非-HDL-C 仍不能达到目标值,可在他汀类基础上加用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对于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即空腹甘油三酯≥ 5.7 mmol/L(500 mg/dl),有患急性胰腺炎风险,应首先考虑使用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和极低密胆固醇的药物(如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或烟酸)。对于 高密脂胆固醇HDL-C < 1.0 mmol/L(40 mg/dl)者,主张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目前无药物干预的足够证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