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蛛网膜下腔出血

2016年12月26日 856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人脑的表面由内及外依次是软脑膜、蛛网膜、硬脑膜三层膜。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叫蛛网膜下腔,正常充盈着无色透明的脑脊液。当脑血管发生破裂时,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即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英文简称SAH。

  SAH按病因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自发性SAH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约占75%,动脉瘤名字叫做“瘤”,但实质上就是动脉血管局部象气球一样的膨出,是一种血管病,不是肿瘤,是完全可以治好的;其次是脑血管畸形,约占5~10%;其它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烟雾病(Moyamoya病)等;还有约10%的原因不明。

  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撕裂样”或“电击样”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严重时抽搐、意识不清,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大约10~15%的病人来不及送达医院即死亡。头颅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出血量较少时CT可能诊断不清,腰椎穿刺血性脑积液可确诊。

  一旦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必须明确SAH的病因,可以采取MR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CTA(断层X线扫描血管成像)等无创性诊断手段作为筛选,但确诊病因的金标准目前仍然是有创性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即DSA。一定要尽早做脑血管造影明确病因。如果是动脉瘤,要力争尽早(在3天内急性期)针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包括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具体采取何种术式需要循证医学和医患沟通定夺。如果SAH是由脑血管畸形破裂引起的,可以待出血吸收、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包括开颅切除和介入栓塞和伽玛刀治疗。如果SAH是由烟雾病引起,可考虑择期行颞肌贴敷、血管搭桥等外科治疗。有些SAH找不到病因,即脑血管造影结果是正常的,出血吸收后再复查DSA避免漏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