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耳屎不等于脏,别乱挖!其实它是健康的“钢化膜”

2016年10月20日 669人阅读


在很多人心目中,想必都有这样的一个观念:耳屎=鼻屎=粑粑=排泄物=废物,觉得,耳朵不掏干净,会影响听力。但事实上,耳屎是耳朵的保护膜。

少量耳屎之“功”

1、保护耳道

老百姓常说的“耳屎”,是外耳道皮肤上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物质,医学名称叫“耵聍”。耳屎因富含油脂,可以滋润耳道上的细毛,这些细毛能阻止空气中的粉尘和细菌的入侵,防止昆虫等微生物侵害耳朵,减少外耳道炎和霉菌病的发生。

2、滋润耳道

耳屎含有油、脂肪酸、硬脂、蛋白质和黄色素,其中油脂,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尤其对耳道深处的鼓膜,可以使其不致干涸,从而使鼓膜经常处于最佳运动状态。

3、保护鼓膜

它其实就充当了手机保护膜的作用,不过保护对象不是手机,是耳朵。鼓膜比蝉翼还要薄,非常娇嫩,猛烈的声波会损害鼓膜,甚至造成破裂。而耳屎能使外耳道空腔稍变狭窄,对传入的声波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降低分贝,保护鼓膜不被强声震伤。

4、保护听力

耳屎保护鼓膜,即保护听力。人之所以能够听到各种声音,是靠外界各种不同的声波传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所致。打雷、爆炸声、音乐声等,音量越大,引起鼓膜振动越强烈,久之,会造成耳内听神经受损。在保护听力上,耳屎能尽点绵薄之力。

5、杀菌作用

耳屎含有溶菌酶(一种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抗菌酶)、免疫球蛋白等成分,能够抑制和消灭外耳道的细菌。具有轻度杀菌、防止感染的作用。

耳屎堆积之“祸”

其实,耵聍这种东西吧,平时随着咀嚼、张口,可自行脱落排出。但如果耵聍分泌过多,排出受阻,就在在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

少量耳屎,于我们的耳朵是有保护作用的。但如果耳屎堆积,医学上有个专业词语叫“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带来的不良后果有:

1、听力下降耵聍完全阻塞外耳道,可使听力减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如果这时候耳朵里又不小心进点儿水,耵聍遇水膨胀,会致听力骤降。

2、引发眩晕眩晕可因耳屎而起病,这在临床上已经有多起病例报道。抱团的耵聍压迫鼓膜时,可引起耳鸣、眩晕。而通常,一旦取出大块耵聍,患者会顿觉神清目爽,眩晕症状立即消失。

3、其他影响若耵聍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引起反射性咳嗽。此外,耳屎过多亦可引发外耳道炎,乃至产生外耳道胆脂瘤。

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大量耳屎积聚在外耳道,一定要及时清除,最好去医院。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随意掏耳朵。耳屎没多到堵塞外耳道,就是细菌的清洁器,掏空了它,伤的最终是耳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