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不可滥用止泻药

2020年09月22日 802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腹泻是小儿常见病。腹泻本身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通过腹泻排出肠道内有毒的、难以消化吸收的东西以及病原菌和寄生虫等,对人体是有利的。例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吃得太多难以消化以及患了肠炎都要腹泻。但是严重的腹泻会从肠道丢失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中毒,甚至导致死亡。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孩子腹泻时到底应不应该止泻?这要根据病情决定。腹泻病分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两大类。非感染性腹泻常见于吃得太多、乳儿突然改变食物成分、受凉后肠功能失调以及患了肠道以外的疾病或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的腹泻。感染性腹泻,即肠炎,是由于肠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引起的腹泻。在感染性腹泻中根据病理变化又可分为侵袭性、肠毒素性等腹泻,分类非常复杂。患侵袭性肠炎的孩子多有发热,大便为脓血便或黏液血便,化验大便可见很多白细胞和红细胞。
  腹泻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如:在肠炎的治疗上应以抗感染为主;其次是对症治疗,如应用止泻药。止泻药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肠运动,让肠道内容物有较多的时间吸收,腹泻也就止住了。小儿常用止泻药有“止泻宁”、“易蒙停”、“复方樟脑酊”(含有吗啡)等。由此看来,大部分腹泻是不宜止泻的,尤其是侵袭性肠炎(如菌痢),千万不能应用止泻药,否则会使肠吸收毒物和病菌的机会增多,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止泻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用于少数的症状性腹泻、受凉后的腹泻、没有腹胀的饮食性腹泻。

摘自《1-2宝宝养育天天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