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常用中西药联用的利弊

2017年11月28日 1172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用作为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不仅复方制剂种类日益增多,而且应用范围愈来愈广。合理联用中西药,可提高疗效,减少用药量和毒副作用。但若配伍不当,也可导致药效下降,毒副作用增加。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就中西药联用的利弊,作一粗浅分析。


一、中西药合理配伍

中西药合理配伍在疗效及作用时间上,有着互相调节、取长补短的功效,并能减轻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舒心散”,系由中药三七、赤芍药、郁金和西药乳酸心可定组成。方中三味中药配伍使用后,具有活血化疲、行气止痛的效果,虽然药效作用时间长,但有效力较缓之弊。加入乳酸心可定后,就可发挥其速效的优势,且又能克服其作用时间短暂的不足。又如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夏若碱合用,治疗病态窦房综合症,既可适度提高心率,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心脏缺血、缺氧状态,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再如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舌红的患者,临床发现血钾大多偏低,在应用滋阴清热药同时,适量补钾可提高疗效。而腹部手术后,酌情选用益气养血、理气活血的中药,能加快伤口愈合,减少粘连发生。


抗肿瘤的西药5一氟脉啼吮用于临床后,会出现明显胃肠道反应,如果将5方氟睬嚓陡片”与环磷酞胺磷 酞 胺 、 鳖 肝 醇 、 奋乃静 与 中 药 白 友 、 海 缥 峭 配 伍 , 制 成 “ 复方脲嘧啶片,因白岌、海缥峭能保护胃粘膜,故可减少胃肠道反应少、参、黄蔑等扶正中药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与化疗相结合,能有效地增强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显著增加疗效。


二、中西药配伍禁忌

由于中西药的药理成分不同,以及不同药理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应避免配伍不当导致疗效下降、毒副作用增加的不良反应。常用中西药配伍禁忌有: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乌梅、山茱英、木瓜、五味子及中成药五味子糖浆、知柏地黄丸、山桔冲剂与碱性西药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同时服用,会产生酸碱中和反应,减少吸收,降低疗效。上述中药若与溶解度较低的磺胺类西药同服,会加重尿结晶的形成,损伤肾功能。碱性中药硼砂及中成药喉炎丸、冰硼散等与氨基糖试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同用时,能增加脑组织中药物的浓度,使耳毒作用增加,可产生前庭功能紊乱的毒性反应,导致暂时或永久性耳聋及行动瞒姗。含有糖皮质激素样成分的中药,如甘草、鹿茸等若与胰岛素、D。。、降糖灵等降血糖西药同用,因中药具有促进糖元异生和蛋白质、脂肪分解等作用,从而使血糖升高产生拮抗作用:如上述药与利尿药、降压药合用,因其可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排钾保钠,故可引起水钠储留;若与强心贰同用,则可因血钾降低而诱发洋地黄中毒。含有海皮素的中药,如柴胡、旋复花、桑叶、山植等许多中草药的活性物质能与Ca,+Mg,+Fe,+AI,十、Bis`等离子形成鳌生物,故不易与碳酸钙、维丁胶钙、硫酸亚铁、氧化镁、硫糖铝、胃仙U之类西药联用。含钾量高的中药利尿药篇蓄、泽泻、白茅根、夏枯草、金钱草、牛膝、丝瓜络等,不宜与利尿保钾药安体舒通、氨苯喋咤等西药合用,否则会引起高血钾等副作用。含贰类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如人参养荣丸(含人参皂贰等)、碟石滚痰丸(含黄答贰、大黄蕙醒贰等)等不宜与酸性过强的西药如维生素C片等合用,因为在酸性(加上胃酸)过强的条件下,有可能使贰类分解成贰元和糖,使疗效降低。含乙醇的中成药,如风湿酒、骨刺消痛液等不宜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等同服。因乙醇是一种酶诱导剂,能增加肝脏药醛伪活性,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增强,半衰期缩短,药效显著降低。含有强心贰的中药罗布麻、万年青、酷酥及中成药复方罗布麻片、六神丸等与西药狄高辛、洋地黄毒贰合用后,由于中西药各药理效应累加,容易产生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反应


三、有关中西药合理联用的几点体会

目前,中西药联用从总体上看,尚处于临床探索、积累经验阶段,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临床观察、验证和疗效统计、分析,而很少有原理与机制的研究。


因此,如何合理配伍中西药,值得认真探讨笔者认为:

1.要明确中西药联用的原则。如若单用中药或西药疗效较好的,一般无需中西药联用。在临床应用中,不仅需要了解中西药物的理化性质及配伍禁忌,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服药后的临床反应,尽量避免不合理的联用。必要时,应错开中西药的服药时间,一般间隔3小时至4小时为宜。


2.明确中西医双重诊断。力求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统一,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从而制定出最佳的联合用药方案。


3.把现代西药置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进行研究,使其具备中药的基本属性,从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这种西药中药化的研究,不仅可以解决临床上有关中、西药物应用的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而且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合理联用中西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