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从“虚损”论治,尿蛋白4+变1+

2024年03月01日 16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虚损,是中医病名之一,是以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衰退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随着中医学临床分科的细化,已较少应用,但在慢性病、老年病的诊治以养生保健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虚,《说文解字》义为大山丘,因之空旷,引申为“空”,《汉字源流字典》“虚”又引申为“不足”“虚弱”。在中医学,虚,指具有防御、固摄、温煦、滋润、濡养功能的气血、津液、阴阳等精微物质的不足,以及脏腑功能的减退,其原因包括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自然衰老。
损,《说文解字》义为减少。《古代汉语词典》“损”又引申为“伤,损害”“丧失”。在中医学,是指皮肉、筋骨、关节、血脉、脏腑等的器质性损伤及功能异常,其原因包括外来损伤和积虚成损。随着现代医学的检验检查手段的应用,损证的诊断更加微观化、客观化。
虚损证有虚弱和损坏的双重含义。虚可致损,即积虚成损。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或者慢性疾病消耗,导致各种功能的减退,最终演变为器质性改变;损亦可致虚,外伤、手术等器质性损伤,不能得到良好修复,亦可导致功能的减退。因此,在慢性病、老年病中虚损并称。
以肾脏虚损为例。患者若表现出乏力、夜尿多、腰膝酸软、怕冷、甚至下肢水肿,可归属于中医肾虚范畴;结合患者肾功能、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若合并尿蛋白、血肌酐升高等,则提示器质性损害,损证的存在。前者仅采用肾气丸等补虚药物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后者则需应用补虚药物同时,辩证结合或者活血、或者化湿等药物。下面用临床实例说明。
病例1:老年男性,91岁。既往诊断为慢性肾脏病2期,2023年8月就诊,查尿常规、肾功能均正常,诉疲劳乏力,夜尿频繁,怕冷。舌体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肾阳虚证
中医治疗:温补肾阳
中成药右归胶囊,一次4粒,一日3次。
服药2周后尿频、怕冷明显好转,此后长期维持。
病例2:老年男性,71岁。既往膜性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甲状腺术后。长期服用环孢素等药物,水肿、尿蛋白居高不下。2023年7月就诊,诉疲劳乏力,胸闷气短,痰多难咳,双下肢水肿,腰膝酸软、站立不稳,怕冷,口干口苦、纳差,多梦易醒。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2023-7-13查尿常规:尿蛋白(4+)、尿隐血(+);24小时尿蛋白4.9g。
中医诊断:膜性肾病-脾肾阳虚,湿热瘀结
中医治疗:健脾补肾,活血化湿
红参10g黄芪10g白术10g淫羊藿15g肉桂3g玉米须30g桂枝12g川芎10g瓜蒌皮10g薤白10g半夏12g白芥子10g鸡内金12炒麦芽30g柴胡12g枳壳10g桔梗6g川牛膝10g桃仁10g红花6g赤芍10g丹皮6g
每剂分两日煎服,一日2次,每次200ml。
服药一月后乏力、怕冷、胸闷、水肿明显减轻,随访半年,以此为基础,随证加减药物,2023-12-8复查尿常规:尿蛋白(+)、尿隐血(-);24小时尿蛋白降低至0.32g。
总结:病例1患者是生理性衰老进程中出现的肾虚,主要变现为功能的减退;病例2则比较复杂,是典型的虚损的病证。
肾脏虚证:肾气、肾阴、肾阳不足,精血不足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
肾脏虚损:肾虚证,结合理化检查提示尿蛋白、尿隐血、血肌酐升高,甚至肾脏形态结构改变。
单纯的肾虚证通过医养结合,通常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前提是准确的辨证,以常见的肾阳虚和肾阴虚为例:
肾阳虚证
表现:腰膝酸软,精神萎靡,怕冷/肢体不温,夜尿多/清长,大便溏泄。
药物:常用中成药右归胶囊、金匮肾气片、苁蓉益肾颗粒
食物: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羊肉、韭菜、核桃等,芡实粥、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肾阴虚证
表现:腰膝酸疼、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药物:常用中成药左归丸、六味地黄汤、大补阴丸
食物:滋补肾阴的食物,如鸭肉、芝麻、百合、枸杞、桑葚等。芝麻核桃粥、桑葚粥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