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真菌性外耳道炎

2020年05月19日 837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真菌性外耳道炎:又称耳真菌病,是外耳道皮肤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多数认为系由真菌感染所致,常合并细菌感染。

一、发病原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琪

1、正常人的外耳道处于略偏酸性的环境,如由于耳内进水或不适当地用药,改变了外耳道PH值,有利于真菌的滋生。

2、游泳、挖耳等引起外耳道的炎症,中耳炎流出脓液的浸泡,外耳道分泌物的堆积和刺激,真菌得以滋生繁殖。接触的病人中多数为在洗浴中心或理发店内找人采耳传染所致,与其采耳、修脚工具多人共用,消毒不严有关。

3、全身性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全身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都为真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4、近年来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和滥用,也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二、常见症状主要包括:

1、外耳道不适,胀痛或奇痒。

2、由于真菌大量繁殖,堆积形成团块可阻塞外耳道引起阻塞感。

3、真菌团块刺激,外耳道可有少量分泌物,患者感外耳道潮湿。

4、外耳道阻塞,鼓膜受侵,患者可有听觉障碍,耳鸣,甚至眩晕。

5、如病变损害范围较大或较深,可有局部疼痛。

6、有些真菌引起的改变以化脓和肉芽肿为主。严重的可致面瘫。

7、有些真菌感染可引起全身低到中等发热。

三、检查:

检查所见外耳道表现不同。

1)念珠菌感染外耳道皮肤潮红糜烂,界限清楚,表面覆白色或奶油样沉积物。

2)曲菌或酵母菌感染外耳道内有菌丝,菌丝的颜色可为白色、灰黄色、灰色或褐色。芽生菌感染初期可见外耳道皮肤散在丘疹或小脓泡,其后发展成暗红色边缘不整的浅溃疡,有肉芽生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3)毛霉菌感染耳流脓,如引起面瘫可见面瘫的各种表现。

四、治疗:

以局部治疗为主。清除外耳道内的污物,保持外耳道干燥。局部应用广谱抗真菌药物,待获得真菌培养结果后应尽快选用敏感的抗真菌药物。病情严重者给予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五、预防:

1、耳内禁进水及滴药不当,使耳内潮湿,易使真菌生长。

2、不进食海鲜及饮酒。

3、避免不洁采耳。

4、规范的治疗,避免长时间的使用耳内抗生素及激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