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中西医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差异

2017年11月09日 1621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 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一种性功能障碍,病因复杂,有心理性、血管性、神经性、内分泌性、药物性等多种原因,并受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病理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性活动过程包括性欲、阴茎勃起、性交、射精和性高潮五个环节,其中任一环节发生障碍而影响正常的性功能时,即称为性功能障碍。显然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涵盖了性活动的全过程,仅仅从阴茎勃起的角度来认识性功能障碍是远远不够的。


中西医分属于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在疾病的治疗思维上有很大的差异。中医重视整体,倡导形神合一;西医重视局部,关注器官组织。这个特点在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思路得到了好的反应。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地那非(Sildenafil)以其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卓越的临床疗效,使“一氧化氮—环鸟苷一磷酸(NO-cGMP)通路调控学说”得到广泛的认可,并获得了诺贝尔奖。让人感到有了作用于局部导致勃起的化学合成新药以外,其他的研究已属多余。近三十年的临床证明,西地那非,亦非包治一切的灵药,它仅适合于有性欲要求,但勃起不充分,不能获得满意性交者。若无性欲要求,即便使用疗效也不会好。


阴茎勃起是在神经系统及递质、内分泌系统及激素综合作用下,阴茎海绵体充血所致,同时与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影响有很大的关系。阴茎勃起是一个复杂的与全身许多系统功能密切的功能过程。


勃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心理和生理的完美统一,身心两者不可分离。性功能包括性生理和性心理两个方面,性功能活动的内容要比单纯的阴茎勃起丰富得多,仅有正常的阴茎勃起并不能代表完整的性功能和性活动。所以,成功的性活动离不开阴茎勃起,但仅仅只有阴茎勃起,绝不会一定构成美满的性活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许多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夜间睡眠阴茎勃起试验( nocturnal  penile  tumescence,  NPT )检查结果正常,但清醒状态下,就是不能发生阴茎的有效勃起;而性偏离和性变态的患者,虽然有勃起,但却只有性心理上的满足,其性行为方式是畸形的。


中医认为,勃起功能障碍看似“局部病变”,实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盛衰有密切关系。阴茎勃起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肾主阴器之功能,肝司阴器之活动,心主神明以主宰玉茎之勃起,肺朝百脉输精以养外肾,脾主运化摄纳以养先天。五脏功能正常,勃起功能才得以行。


马王堆医书《天下至道谈》有“(阴茎)怒而不大者,肌不至也;大而不坚者,筋不至也;坚而不热者,气不至也。肌不至而用则萎,气不至而用则避,三者皆至,此谓三诣”的记载。《玄女经》则指出:“玉茎不怒,和气不至;怒而不大,肌气不至;大而不坚,骨气不至;坚而不热,神气不至。故怒者,精之明;大者,精之关;坚者,精之户;热者,精之门……”明代医家万全《广嗣纪要》记载“男有三至者,谓阳道奋昂而振者,肝气至也;壮大而热者,心气至也;坚劲而久者,肾气至也。三至俱足女心之所悦也肝气至则阴茎充血、勃起,心气至则阴茎粗大发热,肾气至则阴茎坚硬持久。心、肝、肾三气俱至,则阴茎充血壮大而坚挺,性冲动已达到高潮,性伴侣也会满足。说明阴茎显著充血,为性欲已萌之征;阴茎勃大发热为阴精已动之兆;阴茎坚硬挺举为性欲高潮之候。从生理角度将阴茎的勃起与脏腑功能密切联系起来。


《广嗣纪要》对勃起的多脏腑病理进行了描述,指出:“痿而不举,肝气未至也,肝气未至而强合则伤其筋,其精液流滴而不射矣。壮而不热者,心气未至,心气未至而强合则伤血,其精清冷而不暖也。坚而不久者,肾气未至也,肾气未至而强合则伤骨,其精不出,虽出亦少矣。”


《内经》勃起功能障碍认识很多, 《素问·五常政大论》把病因归之于人体的虚衰和邪热,“气火衰而不起用”;《灵枢·经筋篇》指出:“热则筋驰纵不收,阴痿不用。” 《素问·痿论》提出“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阳明虚则宗筋纵。”认为勃起功能障碍的形成与人体的虚衰、肝、脾胃有密切关系。《素问·痿论》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认识到“情志因素”和“房室过度”是产生勃起功能障碍的两大因素。


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其病因认识,隋·巢元方、唐·王焘认为是虚劳、肾亏所至。《诸病源候论·虚劳阴痿候》曰:“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萎弱也。”唐·王焘《外台秘要》云:“五劳七伤阴痿,中年阳不起,皆由少小房多损阳”、宋·严用和责之于命门火衰,《济生方》云“五劳七伤,真阳衰备……阳事不举”。明·王伦在《明医杂著》提出“郁火致痿说”,“男子阴痿不起……然亦有郁火甚而致痿者”。


特别是明代临床大家张景岳《景岳全书·阳痿》篇论述精辟,指出“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或七情劳倦损伤生阳之气,多致此证。”在立法遣药上大有创新。将阳痿成因归纳为四类:一曰命门火衰;二曰湿热炽盛;三曰忧郁太过;四曰大卒惊恐。尤为难得的是,指出“凡惊恐不释者,亦致阳痿”,首倡“惊恐致痿说”,认识到了精神性勃起功能障碍。


·沈金鳌提出了情志不遂、肝郁气滞的成因,指出“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阳痿不起。”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又有阳明虚,则宗筋纵。盖胃为水谷之海,纳食不旺,精气必虚……”,提出“有郁损生阳者,必从胆治。” 王清任主张“血瘀论治”,林佩琴指出“先天精弱……阴痿而作”。


我们认为:勃起功能障碍不仅仅只是一个症状,还应该将其作为一种牵涉到许多组织系统、因素复杂的疾病,进行整体的研究和治疗。


阴茎勃起除了需要阴茎局部的海绵体充血,更需要整个机体的神经内分泌以及血液系统的共同参与。把勃起功能障碍当成一个症状单纯研究阴茎勃起的问题,对于深入研究其病理机制确有必要,但勃起功能障碍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疾病,牵涉到全身许多系统和社会、心理诸多因素,如果仅仅着眼于阴茎勃起的局部研究,显然是不全面和欠完善的。因此,除了作用于局部的化学合成药物的研究,亦不能忽视中医药治疗和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


性功能障碍治疗获得成功的标志不仅仅是阴茎勃起能力的康复,性关系完整的自然过程的保持与恢复才是目的,也是患者及其配偶期望的结果。


因此,必须全方位地考虑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的措施。比如消除患者对勃起功能障碍的认识误区;高度重视患者及其配偶的意见和愿望;医患协作,鼓励患者的积极参与,树立治疗信心;采用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等等。根据患者职业、夫妻关系、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不同,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