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为什么很多人尿糖高,但却不是糖尿病?

2017年10月30日 1364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跟医院打交道比较多的人,一看到“阳性”就开始心里嘀咕,因为阳性往往代表着不大好的检测结果。那么,尿糖阳性呢?糖尿病嘛,是不是尿糖阳性就表示我们有糖尿病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我会接诊到不少从老家千里迢迢赶来的患者。他们往往在体检时发现尿糖阳性,这时候医生往往会怀疑他们有糖尿病。不过大家已经知道了,血糖才是判断糖尿病的根本标准。

于是,医生会让他们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等各项检查。可是查了之后,这些指标又都往往在正常范围内,所以医生会告诉他们没得糖尿病。可是,他们因为尿糖阳性心里忐忑不安,既不放心又纳闷,也不再信任老家医生的诊断,于是就来“大地方”找医生看。

这种情况下,我给他们做完各项检测,结果往往也一样,尿糖还是加号,有的甚至是三个“+”,可是别的指标,尤其是血糖指标是正常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糖尿病。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其实,大家对“尿糖”和“糖尿病”的关系往往存在一个误解,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就是尿里有糖,那么尿糖就会呈现阳性。

其实不是这样的,尿糖之所以会呈现阳性,是因为当血糖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肾小管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让尿糖增高,也就呈现出阳性了。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与血糖并不完全一致。

所以,临床上,我们才不会把尿糖阳性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它一般是用来帮助我们观察糖尿病治疗效果的。

尿糖阳性,说明尿液里面的葡萄糖浓度比较高,这种尿液我们称为糖尿。糖尿是可以分成两大类的,一种是生理性糖尿,一种是病理性糖尿。

既然是生理性糖尿而不是病理性的,说明它是我们身体的一种自然反应,所以是一过性的、暂时性的,主要由三种原因导致:饮食性糖尿。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糖类,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应急性糖尿。在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和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下,延脑糖中枢受到刺激,让内分泌出现异常,从而导致暂时性糖尿;妊娠中后期出现的妊娠性糖尿。

生理性糖尿自然跟糖尿病没有太大关系,那么病理性糖尿呢?病理性糖尿出现的原因也很多,它至少可以分为真性糖尿、肾性糖尿,以及肥胖病、高血压等原因引起的其他糖尿。只有“真性糖尿”,才能指示出糖尿病。

对于刚刚我提起的这些患者,他们多种检查的结果都正常,说明出现糖尿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只需要针对导致生理性糖尿的原因注意饮食和其他相关方面的调整,糖尿会很快或者逐渐消失,不必过度紧张,千万不要把自己饿得头晕眼花或者擅自服药。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尿糖出现加号,并不代表你就一定出现了糖尿病。即便是正常人,尿糖也会呈现阳性。但是,既然尿糖呈现阳性,大家还是要引起警惕的,它至少表明此时此刻你的身体不是非常健康的。为了谨慎起见,大家最好还是检测一下血糖,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