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静静的宫颈在等待,防治宫颈癌从筛查开始!

2019年01月10日 499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先讲讲宫颈癌的来龙去脉

首先明确宫颈癌病因: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病因学基础,宫颈癌是目前恶性肿瘤中唯一明确病因的癌症。其次其他导致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有:多性伴、初次性生活过早、吸烟、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避孕药、多次生育史、性传播疾病史等。

2、从持续性高危HPV感染到进展成为宫颈癌很快吗?

答案是否定的,是慢慢的,看时间曲线:
从HPV感染——癌前病变(CIN)需要时间:8~24个月。
从癌前病变(CIN)——宫颈癌需要时间:8~12年。
        再次强调:HPV感染了,莫恐慌!绝大多数的HPV感染是一过性的,90%左右的HPV在感染后1~2内被清除出去了。
        漫漫长路,足足的时间,宫颈在悄悄等待,去看看医生吧!去做宫颈做筛查吧!尽早发现病变!尽早治疗!可尽早阻断HPV感染及其导致的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一句话就是:宫颈癌是可防可治的!防治宫颈癌从规范的宫颈筛查开始!

4、宫颈筛查怎么做?从何时开始?间隔多久筛查一次?

答案如下:1、对于年龄小于21岁的女性(无论性生活史何时开始),或全子宫切除术后,且之前无CIN2及更高级别病变的女性不进行宫颈癌筛查。
 2、所有指南认为:女性在65岁后可以停止宫颈癌筛查,前提是55-65岁这10年内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阴性或连续2次联合检查阴性,并且最近的检查要在最后5年内。如果不是上述情况,还是要筛查的。
 3、30岁以上的低危女性,在细胞学检查的基础上联合HPV检查(也称联合检查),如果两项检查均为阴性,可以每3~5年行联合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目前所有的指南不建议21~29岁的女性行联合检查,仅做细胞学筛查。
   4、ACOG指南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和之前患CIN2及更高级别病变的女性在术后20年内仍需要每3年进行一次常规阴道细胞学和HPV联合筛查,因为这些女性仍有发生阴道癌的风险。
5、针对我国国情,因为我们国家缺乏有效的细胞学阅片体系,针对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推荐以HPV为基础的一线筛查方案。有条件者,首选细胞学和HPV联合筛查。针对上述高危人群酌情增加检查频次。并结合各地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细胞学检查方法和HPV检测等进行个体化筛查。

5、最后说说宫颈疫苗那些事吧!

筛查:可早发现,早预防宫颈癌,但这是二级预防。如果再早一步在没发生感染和/或病变时就预防多好!也就是我们专业说的一级预防——即HPV疫苗。HPV疫苗是世界上针对恶性肿瘤的唯一一个疫苗!现上市的HPV疫苗针对的仅仅是预防16、18、6、11型的感染,适合人群是没有性接触的青少年人群(最佳年龄11~12岁)。目前经鉴定的HPV病毒已超过200种,HPV疫苗所覆盖的范围较局限,目前至少有25%的宫颈癌仍无法通过现有疫苗进行预防。所以,注射了HPV疫苗仍要规范的进行宫颈癌筛查。
        注射疫苗的有效期一般在5-6年之间。由于宫颈癌疫苗上市时间短,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疫苗的长期有效期仍有待定论。
        最后要说我国HPV疫苗还没有引进上市呢,进行规范的宫颈筛查仍然是防治宫颈癌的首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