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孙建方教授|48岁男患者全身长满“痤疮”?本期诊断揭秘

2022年03月30日 817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患者病史
●患者男,48岁。
●面部肢体躯干发生红棕色圆顶状丘疹结节4月。表面发亮,皮损无症状。
●系统检查无异常。


  病理表现
●病理示真皮内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组织细胞胞浆泡沫状,有吞噬细胞现象。
●组化示组织细胞CD68及S-100阳性,CD1a阴性。


  病例诊断

罗道病
Rosai-Dorfman

  罗道病(Rosai-Dorfman)诊断要点笔记

●以皮肤为主要表现者叫皮肤Rosai-Dorfman,是一种病因不明、少见的、非肿瘤性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

●皮损多形性,呈淡黄色斑片、红褐色丘疹、斑块和结节,表面可有黄点,具有临床特点。大多皮损为多发性、泛发性,自觉症状轻。个别病例皮损呈10cm大的坚实性结节和肿瘤,有时出现糜烂和形成溃疡,也有多种不典型表现。

●表现为痤疮样改变的R-D比较少见,但本病皮损表面发亮,没有脓疱临床不同于痤疮,病理更有助于鉴别。

  罗道病(Rosai-Dorfman)临床病理特点

●多数患者在40~60岁之间,男女发病无差异。

●皮损可为孤立或多发,好发于面部和躯干。偶有瘙痒、灼热或刺痛感,无其他系统受累。多皮损可分为三型:丘疹结节型、浸润斑块型、肿瘤样型;

●组织学主要在真皮内形成结节状或弥漫性组织细胞浸润,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及嗜酸细胞浸润,可有少量细胞呈泡沫状;

●具有特征性的是该组织细胞有吞噬淋巴细胞现象,形成所谓的“豆袋细胞”;

●免疫组化标记,大的组织细胞S-100及CD68阳性,但CD1a标记阴性,电镜检查可见胞浆内有绒毛状胞浆突,但未见Birbeck颗粒。


●罗道病(Rosai-Dorfman)预后较好,大多表现为良性过程,多数患者经数月或数年皮损可缓慢自行消退;局限性皮损可以手术切除。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目前采用的均为实验性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有化疗、放疗、糖皮质激素、氨苯砜及沙利度胺等,治疗效果不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