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独生子患精神分裂症十余年 手术解除家人无法言表的痛

2020年07月20日 983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精神分裂症患者肇事、闯祸,搞得邻里乡间鸡犬不宁。

  “只要不闹事,哪怕治成个傻子也行啊!”

  门诊诊室里坐着患者的母亲,我们从她的描述里得知,患者小赵是一位有着11年病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他大学毕业的时候,小赵因就业、交友等压力问题,逐渐出现系列精神症状。他变得敏感多疑、出现了不切实际的妄想,总认为自己是大老板,可以做大事,但是屡次就业又屡次因为种种原因被辞退。他被当地一家精神专科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曾住院进行药物、针灸治疗,但疗效甚微,病情依旧反复发作。这样好好坏坏的症状表现,持续了7年。

  近4年来,小赵不明原因地出现了严重的暴力倾向。他憎恨父母无权、无势,瞧不起他们,故意把家里的东西摔坏、扔掉,并扬言要烧死父母。甚至在10多次暴力发作时,拿菜刀追砍父母和邻居,曾经打伤了其父亲和邻居家的孩子。老两口惧怕他伤人毁物,只得一边照看镇上的生意,一边每天轮班看守儿子。

  2016年12月,患者母亲在网上看到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功能神经科通过手术成功治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报道。他们喜出望外,在与功能神经科的医生取得联系后,就带小赵来医院治疗。小赵入院时暴躁不安,偶尔大喊大叫,妄称自己是资产十亿的老板、正在做大买卖、他的父母都是他的随从等。看着儿子的样子,他的母亲忍不住哭泣起来,“求求你们了,救救我们一家吧!只要手术后不再闹事,哪怕治成个傻子也行啊!”。

  经过检查,功能神经科吴景文主任、李瑞惠主任先后告诉患者母亲,因传统的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小赵的病情,建议对小赵进行神经调控手术治疗。

  尽管患者父母对手术的后果都没有任何顾虑,但是,吴景文主任还是对其家人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下的神经调控技术,是根据患者核心症状,选择特定脑内神经核团进行的手术。手术前要做多学科评估工作,借助头部MRI、DTI、CT融合定位技术,规划最佳的手术路径并避开重要的神经及血管(图1)。被选择进行调控的神经核团不在脑部的智能区、运动区、语言区,所以手术后不会出现呆傻、偏瘫等情况。患者家属因此不必过度担心手术后遗症。

图1、手术计划系统与神经靶点的选择

  (图解:术前经CT、MRI、DTI扫描,再经计算机定位软件计算,进行精准神经核团靶点定位,有效避开脑部危险区域。术中借助特定电极,对脑内特定靶点-神经核团进行神经调控,从而实现临床治愈目的。)

  同时,李瑞惠主任还向小赵父母说明了科室精神科专家对5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智商测定数据。该结果显示,患者术后6个月的智商与术前相比没有差异,即手术不会引起智商降低;术后1年测定,患者的理解力、综合分析和概况能力均比术前有一定程度提高。

  听完手术介绍和研究数据,患者父母彻底放心了。在家人同意后,小赵完成了术前评估流程,择日接受了手术治疗。

  2016年12月26日,小赵接受了脑部神经调控手术。术后第二天,小赵从监护室转至功能神经科病房。患者母亲发现,术后的小赵变好了。他安静了,不再妄想、敏感多疑和脾气暴躁,思维清晰、行动正常。他礼貌待人,不再“吹嘘”自己是大老板,并主动与父母交流,后悔自己过去的暴力行为、主动承认错误。医生查房时,患者母亲连连夸赞手术的神奇效果,不停地说,我们家今年终于能安全过年了!

  手术后的3年多时间里,小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辅助药物治疗。如今,他病情稳定,与常人表现无异;还经常帮助父母料理镇上的生意。

  为什么术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恢复又快、又理想?

  对于这个问题,上海市东方医院功能神经科吴景文主任进行了分析后认为,抗精神病药物需要与脑内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受体在身体广泛存在且调控多种功能,因此药物的受体治疗,其疗效短暂且副作用较大;而神经调控手术,是直接将病变的神经环路阻断,去除发病的物质基础,因此能快速且持久起效。

  神经调控技术是通过微创手术,用物理方法即射频或DBS技术,将射频电极或DBS电极送至神经病理环路的特定神经靶点上,使接触部位的神经细胞发生消融或者传导信号抑制,即阻断其神经病理冲动的异常传导。由于直接阻断了神经病理信号的传导,不必像药物那样参与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所以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像小赵这种药物难以控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家人可以考虑让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以帮助其早日回归正常的社会和家庭生活。由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病因不明,因此手术和药物治疗均属于对症治疗。他们之间的密切配合,对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症状具有重大意义。在手术去除顽固性精神症状的同时,术后患者仍需少量维持用药以控制残余症状,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