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2018年07月18日 1064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药注射剂是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采用西药技术和方法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使用的灭菌溶剂、粉末或浓缩液。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快速发展,其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也逐年增加。据上海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统计,2004年中药不良反应比例为12%~15%,其中以中药注射剂为主。据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统计,2005年中药不良反应比例为16.7%,其中中药注射剂为14.3%,占中药不良反应的83.7%。收集近年来国内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多篇报道和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清开灵、穿琥宁、双黄连、生脉、茵栀黄、复方丹参、鱼腥草等注射液,其不良反应也最多见。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罗露露

一、常见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症状

1.清开灵注射液:静滴致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热,单纯瘙痒,荨麻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急性支气管阻塞,支气管哮喘,急性左心衰,过敏性休克。

2.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致寒战,高热,四肢颤动,心慌,烦燥,或严重腹泻、低血压,或心悸,头痛,或输液静脉疼痛难忍,性机能低下,皮肤瘙痒症,窦性心动过速,过敏性休克。

3.双黄连粉针剂: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心悸、血压下降;双肺散在哮鸣音;巩膜及皮肤黄染;红色丘疹、散在性出血点;荨麻疹;关节酸痛;过敏性休克。

4.参麦注射液:静滴致头昏,胸闷,汗出,心悸,严重腹胀,低血压,药疹,心绞痛,过敏性休克等。

5.穿琥宁注射液:胃肠道反应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精神症状;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性惊厥、剧烈头疼或单侧下肢肌肉震颤伴肢体麻木、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皮疹伴烦躁和皮肤瘙痒;过敏性休克等。

6.鱼腥草注射液: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和呼吸困难等,并有死亡病例发生等。

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

(一)药物方面

不同的产地,不同采收季节和炮制加工是否按规范操作,将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进而使得引起不良反应的物质很难控制。由于中药材是中药注射剂的原料,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

中药注射剂大多由复方组成,有效成分尚不清楚,制备中混杂的微量不纯成分,存放过程发生质量变化,导致不溶性微粒增加等而引发不良反应。有研究者对中药静脉注射液61种的不溶性微粒检测,有26种微粒超标,超标率占42.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某些西药制剂一样,往往和某一批号有关,提示制剂的生产工艺不稳定、质量控制不严及药物稳定性差是导致产生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中药注射剂生产及质量控制

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特殊性,成分复杂,又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稳定性等而加入一些稳定剂、助溶剂等,在提取制备工艺中,一些异性蛋白的沉淀及其他杂质是否完全除去,同时中药注射剂一般都有颜色,影响了澄明度的检查,这些都可引发不良反应。

(三)临床应用方面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因多种原因而出现微粒叠加现象。导致微粒增加因素有:注射剂本身微粒较多或药物未完全溶解及液体配制后放置时间过长;配制后由于溶剂,PH值等影响,使某些药物的成分析出;药物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生成了沉淀;配药或输液过程中的污染等。此外,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目前药物配伍禁忌表中尚未列入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禁忌而发生化学变化。如护士在配制液体时,常用加过其他药物的注射器抽取中药注射液,同时在静滴过程中换上另一种药物时,由于滴管内还存在其他药物而发生配伍变化,不溶性微粒增加,也是导致引起ADR的主要原因之一。

溶媒、pH值及药物配伍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影响。据报道:对10种中药注射液加入到常用输液中,后进行微粒检查,结果表明,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加,超过药典规定的限度,其原因可能与pH变化影响,溶媒改变使有效成分或杂质析出有关。此外,中药注射剂输液过程中污染及热原的量累加也是导致引起ADR发生的原因。

有统计表明,60岁以下者ADR发生率为6.3%60岁以上为15.4%80岁以上为25%,提示中老年患者是ADR的多发人群。但也有相反的报道,温泽淮等对中药注射剂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可能影响近进行单因素的分析,对患者不同性别、年龄段、教育程度、职业状态、药物过敏史、中医证候以及心、肝、肾功能不全情况下发生不良反应情况逐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与男性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年龄段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无显著性差异(线性相关检验检验,X1.40P=0.236)),心、肝、肾功能正常与否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无显著性差异(精确概率法,P=0.624)。教育程度、职业状态和药物过敏史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联。受单因素分析提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过敏史有关,但多因素分析表明,这种关系可能是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所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