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春季角膜结膜炎的治疗

2019年05月29日 840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立春后自然界又充满了生机,然而就在桃花盛开时节,有一种季节性眼病—春季角膜结膜炎(又称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简称春卡)又回来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春卡常侵及双眼,反复发作,属变异性结膜间质炎症。常春季发病,秋冬季症状缓解或消失,翌年春季又复发,可如此反复多年,逐渐减轻或症状消失。也有极少数患者常年有症状,只是在春夏季进入高峰期,其他季节症状较轻。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可持续5~10年,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我国西北地区尤以新疆多见。

通常认为本病与花粉敏感有关。各种微生物的蛋白质成分、动物皮屑、尘土、羽毛、食物等也可能致敏。奇痒是本病最突出的自觉症状,此外还有异物感、灼热感,有时有轻度畏光、流泪等剌激症状。

按病变的部位临床上将春卡分为睑结膜型、角膜缘型和混合型三种。

睑结膜型:病变局限于睑结膜,不侵及穹隆结膜,上睑结膜呈粉红色充血,有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扁平巨大乳头增生,下睑结膜可出现弥散小乳头,严重者上睑结膜可见形如洒下牛奶样的假膜,分泌物呈有粘性,色乳白而粘稠能抽丝状。

角膜缘型:球结膜充血,角膜缘结膜变宽增厚,形成黄褐色的胶样隆起结节,附近充血较明显。充血消退后,球结膜呈污浊状。

混合型:上述两者病变兼有。

治疗春卡困难的是难以确定致病原,根治困难,短期用药可减轻症状。在每年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易发季节前,可预防性使用肥大细胞稳定剂和(或)抗组织胺药:如4%色甘酸钠滴眼液,4次/天;或0.1%洛度沙胺滴眼液,4次/天;或0.1%奥洛他定滴眼液,2次/天;或2%奈多罗米钠滴眼液,3次/天。可取到预防发作或维持治疗的效果。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芬酸钠滴眼液,3/次天,或普南朴林滴眼液,3次/天;血管收缩剂与抗组织胺药的复方制剂:马来酸非尼拉敏/盐酸萘甲唑啉滴眼液(那素达)有缓解眼痒、结膜充血、流泪等眼部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在炎症发作时可短时间用激素治疗,可选用0.5%醋酸可的松或0.075%地塞米松滴眼液;或0.5%氯替泼诺滴眼液,滴眼,每日3~4次。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角膜和眼压,不能长时间滴眼,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自己随便买药用,这些药虽有效,但也有副作用,否则可导致类固醇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笔者碰到有位患者用一周典必舒滴眼液滴眼就眼压升高。

根据本病发病的特点,中医称时复症或时复目痒。笔者常配合以下中药治疗本病,疗效甚佳。

风热挟湿证:双眼奇痒、灼热、有粘丝状分泌物,上睑结膜呈粉红色,结膜上有如卵石样巨大乳头排列,大小不一,质硬而扁平。舌红苔黄,脉数。治法;祛风清热,除湿止痒。消风散加减:荆芥10g、防风10g、薄荷6g、羌活10g、川芎3g、僵蚕10g、蝉蜕6g、茯苓10g、陈皮6g、甘草3g。奇痒,角膜缘出现胶样隆起,加菊花10g、桑叶10g;分泌物多、痒甚加苦参10g、地肤子10g、乌蛸蛇10g。

湿热犯目证:奇痒难忍,分泌物呈抽丝状,上睑结膜有如卵石大量巨大乳头排列,表面似涂一层乳汁,角膜缘有胶样结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除湿汤加减:连翘10g、车前子10g、枳壳10g、黄芩6g、黄连6g、荆芥10g、防风10g、蝉蜕6g、茯苓10g、泽泻10g、白藓皮10g、地肤子10g、茵陈10g甘、草3g。

以上是成人剂量,儿童应根据年齡减量使用。

防风通圣丸,口服,一次1袋(6克),一日2次。儿童酌减。

针刺治疗:赵廷涛.针刺结合放血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5O例[J].中国针灸,2006,26(10):693.。用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5O例,针刺主穴取睛明、阳白、太阳,配穴取尺泽、外关、合谷、光明、太冲,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其中睛明、阳白、太阳进针得气后,用捻转补泻手法使针感直达眼内,1次/d,留针30min,10次为1个疗程。配穴选择1或2个穴位,交替使用。放血取印堂、耳尖,皮肤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刺血,以出血l~3滴为度,1次/d,lO次为1个疗程。

此外,眼痒明显时可做冷敷或用布包冰块外敷;夏天在有空调的房间生活可减轻症状,尽量避免接角花粉、强烈的阳光和烟尘,出太阳时外出戴墨镜和遮阳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