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做客直播间:聊一聊容易被忽视的常见病--锁骨下动脉狭窄盗...

2020年07月01日 820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在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上,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有部分的或完全的闭塞性损害,由于虹吸作用(盗血)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流逆行,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段,导致椎-基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症候群。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付强

过去的教科书认为“这是一个罕见的疾病”,其实主要是因为当时很多地方技术条件有限,这些年随着彩超、CTA、DSA等检查的普及,临床上不断发现这类病例说明,这并不是一类少见病,更不是罕见病。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常见的病因有:

1、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多数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常常同时伴有其他血管的损害。

2、大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其中以多发性大动脉炎最为常见。

3、先天性畸形。

4、医源性。

5、外伤、结核、转移性癌栓等。

主要的症状和表现有下面几点:

1.椎基底动脉缺血:可以表现为头晕、眩晕、站立不稳、枕部疼痛、双侧视力障碍、复视、晕厥等等症状,还有可能突然出现晕倒。

2.患侧上肢缺血的表现:可以出现患侧上肢无力、发凉、疼痛以及麻木等等感觉异常,患侧肢体在活动后症状可能会加重。

3.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者无脉,锁骨上区域血管杂音。

4.患者血压低于健侧,两上肢收缩压相差可在20~150mmHg,多数相差在20~70mmHg。

有经验的医生一般可以通过病人的病史和体征初步判断病变的位置,当然确诊还是需要进行血管超声、头颈部CTA、DSA等等检查。

治疗上有哪些选择?

1.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微创介入手术和常规的外科手术。

其中微创介入手术通过经皮穿刺,然后输送球囊导管至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处,扩张球囊重建动脉管腔,并植入支架,目前已成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

2.病因治疗:例如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他汀等药物治疗等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有2.7亿,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到11.6%。

这几年我们时有发现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大多数都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其中相当多的患者还有吸烟。

所以,我们建议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控制,戒烟限酒多运动,同时一定要规范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即刻注意事项

1. 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8小时内加压固定,24小时内尽量避免活动

2. 术后肩背部可能会有胀痛等不适,属于正常现象,不要用力揉搓,患肢早期避免外展或上抬运动。

3. 术后应大量饮水,便于造影剂迅速排泄

4. 服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降脂药物

出院注意事项

1. 根据医生建议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 按时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

3. 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4. 适当锻炼,不可过劳,患肢早期避免外展或上抬运动,3个月避免提重物。

5. 术后1月,门诊复查,空腹验血,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小板聚集

5. 术后3月,门诊复查锁骨下动脉超声,空腹验血,血脂、肝功能、肾功能

6. 术后6月,再次门诊复查锁骨下动脉超声,如结果满意,调整药物

7. 每半年门诊复查锁骨下动脉超声1次

8. 避免穿紧身衣服,冬季注意患肢保暖,勿冷热刺激,学会自我检查血管通畅情况,比如触诊患侧桡动脉脉搏,测量双侧血压对比等,出现异常及时复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