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1.急性间质性肾炎。

2018年11月26日 878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当临床表现:以药物引1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为例,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一般有发热、皮疹、关节酸痛和腰背痛等症状,潜伏期2~44日,平均15日。80%病人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95%病人有血尿,其中约1/3为肉眼血尿;部分病人可有无菌性脓尿,少数病人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尿。肾小管损害为主,尿蛋白定量<2.0克/24小时,为小分子蛋白质,晨尿渗透压<667毫摩尔/升,尿B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溶菌酶升高,尿钠排泄分数>2,并可出现糖尿,氨基酸尿及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20%~50%病人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可伴程度不等的氮质潴留,约1/3病人出现严重尿毒症症状。肾组织活检显示肾小管一间质以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及肾小管坏死、再生为主,肾小球病变轻微。治疗原则:一停用致敏药物:多数轻症急性间质性肾炎即可逐渐自行缓解。免疫抑制治疗:重症病例宜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共服用2~4个月,能够加快疾病缓解。透析治疗:若病人急性肾衰竭需要及时进行透析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预后较好,大多数可逆转,少数病人可遗留肾损害,并发展为终末期肾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