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心脏支架术后病人在腹部外科手术前的三步“助跑”

2022年06月03日 862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山医院心内科 李远方

普外科医生经常要给合并内科疾病的中老年人做手术,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的病人接受介入治疗,放了支架之后,要服用好几种药物。这样的病人一旦发现胃癌、肠癌、胰腺癌等腹部肿瘤,还能手术吗?他们手术的过程,和其他病人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说,其他病人的术前准备好比立定跳远,那么放了冠脉支架的冠心病人,就比别人多了以下三步“助跑”。

第一步:抗血小板药物的围手术期过渡

冠脉支架术后的病人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在外科手术前,停药的策略要依据出血的风险和支架内血栓的风险综合考虑。这也是术前最重要的一步“助跑”。普外科常见的腹腔大手术,出血的风险是中危。经过评估如果病人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不大,术前直接停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5到7天就可以了,替格瑞洛这个药物是2到3天。如果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大,比如患者一年内发作过急性冠脉综合征,则只停用一种抗血小板药,保留另一种。如果患者血栓风险极高危,那甚至停药后第二天要开始低分子肝素或静脉抗血小板药的桥接,帮助病人过渡。等我们外科医生做好了腹部外科手术,就尽早恢复这些抗血小板药物。保险起见,建议病人完成最低要求的抗血小板药疗程再来手术。具体来说,如果患者手术出血的风险较高,推荐对裸金属支架植入者实施至少4~6周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而药物洗脱支架则需要至少6个月治疗; 

如果紧急情况下,病人要做急诊手术,来不及做这些停药或者桥接的准备,抗血小板药在身体里还在起作用,出血难以止住,就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第二步:术前尽量改善心脏状态

做过冠脉支架手术或者冠脉搭桥手术的病人,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是比没有这些病史的病人高的。特别是合并心脏瓣膜病,存在心律失常、术前射血分数EF< 50%、手术规模大、麻醉时间长、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B型利钠肽(BNP)增高的病人,危险就更大。在长时间手术和麻醉的情况下,病人的血压下降,可能会加重心肌的缺血。手术前,普外科医生、心内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冠脉CT的狭窄程度、运动平板或心肌核素显像的结果、心脏彩超的结果和化验报告,综合评价病人缺血的风险,并尽量在手术前,通过调整用药等方式,争取病人尽量处在最佳的心脏状态,减少手术风险。如果病人的心脏状态不够稳定,医生也会和病人坦诚沟通,共同决策。

第三步:术中术后的仔细观测处理

完成了前面两步“助跑”,心脏病人做好了准备。在手术室里,外科医生会尽量控制手术的时间、出血量。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是手术中的无名英雄,他们会尽量避免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保持血压,心率稳定,维护好心脏功能,避免其进一步损害,避免机体缺氧及电解质紊乱,保证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灌注。术后,医生也会认真观察病人的症状、出入量、化验情况,精细地调整补液量和补液速度,逐渐恢复病人平时服用的心脏病药物,帮助病人“起跳”。

总之,冠脉支架病人必须去做腹部手术时,要完成三步“助跑”。但是这三步“助跑”还是不能保证病人的绝对安全,蕴含着“跌倒”的风险。希望病人充分理解手术风险,信任并配合医生完成这三部“助跑”,飞跃腹部手术这道天堑,重新踏上康复的通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