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如何治疗?

2019年05月29日 79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70开型肠道病毒(偶尔由A24型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一种暴发流行的自限性眼部传染病,于1969年首先发现于加纳,然后传至非洲其他国家。1970年在亚洲首先发现于印尼的爪哇岛,然后传至越南、孟加拉泰国斯里兰卡、我国台湾、菲律宾和美属萨摩亚。1971年在日本、新加坡、摩洛哥发生大型的流行欧洲的小型暴发流行开始于1971年1973年发生于英国、前苏联、荷兰、前南斯拉夫和法国。1981年发生于美国。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临床表现:潜伏期短,约在18~48小时内发病,多为双眼,一般持续5~7天左右。常见病症状有畏光、流泪、眼红、异物感和剧烈眼疼等。眼睑及结膜充血、水肿,睑结膜滤泡明显增生。球结膜出血是本病的重要特征,约70%~90%病例在起病2~3天后出现球结膜点状或片状出血,多从上方球结膜开始,向下方球结膜蔓延。耳前淋巴结肿大。病初角膜上皮有一过性、细小点状的上皮型角膜炎。少数可发生前葡萄膜炎,约20%病例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印度和日本曾有个别出现类似小儿麻痹症状。

以局部治疗为主,主要为支持治疗,无特效药物。常用抗病毒滴眼液。因不常合并细菌感染,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主要是对症治疗,局部应用抗RNA病毒或广谱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利巴韦林等可有效,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合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

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称本病认为本病是外感受疫疠之气所致。称本病为天行赤眼、天行赤热、天行气运等。治疗:初感疠气证:眼沙涩灼热,畏光流泪,眼眵稀薄,眼睑红肿,结膜充血,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5g,连翘10g,桔梗10g,薄荷10g,竹叶10g,荆芥10g,苇根10g,菊花10g,甘草3g。结膜充血严重,水肿加黄芩10g,赤芍10g。热毒炽盛证:双眼灼热疼痛,畏光流泪,眼睑红肿,球结膜点充血明显,并有点状可片状出血,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泻火解毒。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连10g,黄芩10g,玄参10g,桔梗10g,连翘10g,板蓝根10g,薄荷6g,玄参10g,赤芍10g,生地黄10g,甘草3g。上皮型角膜炎者,加木贼10g,蝉蜕6g。

预防

与如何预防红眼病相同。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