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胃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

2021年08月29日 1139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胃癌腹膜转移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既往研究数据表明,当胃癌原发病灶侵犯浆膜层,其潜在腹膜播种或隐匿型腹膜转移的概率高达60%。此时,即使接受了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大约60%的患者将会面临继发腹膜转移的风险。然而,放疗和化疗对这种情况的治疗效果相对有限,在随后临床实践中,系统性联合局部治疗的方案应运而生。

 

首先我们来了解胃癌腹膜转移发展的精髓:“种子-土壤学说”

       当胃癌侵犯浆膜层时,肿瘤细胞容易脱落到游离腹腔。倘若通过影像、脱落细胞学检查或者腹腔探查等方法,肉眼看不见腹膜上肿瘤形成,这类腹膜播种叫做隐匿性腹膜转移。其实哪怕浆膜层未穿透的胃癌,手术中切断血管及清扫淋巴结时也会难免引起癌细胞的脱落。这些脱落细胞可以在腹膜中吸附和着床,从此类似于种子在土壤中发芽,随着时间推移,增殖从而继发腹膜转移。

胃癌侵及浆膜层厚癌细胞脱落到游离腹腔并容易种植到腹膜而引起腹膜转移

胃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腹腔“泡烫“能杀死游离癌细胞

80年代在腹腔内直接用药的基础上,胃癌及卵巢癌学者开始探索化学及物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模式,这就有了腹腔温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缩称HIPEC)的诞生。

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是由三个单独的抗肿瘤的效应联合起作用:

(1)     温热效应:把癌细胞烫死 研究报道,癌细胞在40-41℃的环境持续30-60分钟就开始出现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导致细胞死亡;正常细胞则可以耐热到45-46℃。


热疗可以烫死癌细胞 

(2)     灌注效应:通过器械灌注+过滤膜将癌细胞洗走 建立循环灌洗后癌细胞可以被过滤掉,而每个灌洗周期呈现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叠减效应。

在化疗及热效应作用下器械灌洗将癌细胞滤走 

(3)     化疗效应:把癌细胞直接灭掉 因为存在腹膜-血液屏障,灌进腹腔的化疗药不易返回到外周血液,导致腹腔内化疗药的浓度较高,引起的杀伤肿瘤细胞的效率更高,而恰好因为吸收入外周血的化疗药物浓度极低,化疗相关的全身反应极少甚无。一个小时的灌洗期间,腹腔内化疗药物浓度高,增高腹膜对化疗药物的暴露和接触。

化疗可以直接对抗游离的肿瘤细胞

温热效应+灌注效应+化疗效应的相互作用实际实现的是1+1+1>3的加强效果。热的灌注液进入腹腔内,“热”不仅仅可以直接对抗肿瘤细胞,它也可以让化疗药的效率增加,进入肿瘤细胞的深度和通透性增加。化疗药在腹腔内的浓度较高,循环的时间较长且回流外周血液里的浓度反而低,起到高效率低副反应的效应。

 


目前的科学依据及瑞金胃肠外科三病区团队的理念

无论在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支持HIPEC在预防腹膜转移的价值,但是在治疗腹膜转移的效率证据不足。我们瑞金医院胃肠外科团队既往的研究结果提示术术中预防性的HIPEC可以有效的提高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并减少相关的腹膜复发率。值得强调的是,HIPEC辅助全身的治疗联合手术的效果最好。 HIPEC逐渐已经成为我们“瑞金医院胃癌团队推荐的胃癌综合治疗理念”的手段之一。

 

 


局部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理念

 

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三病区团队的理念就是

为胃癌的患者在最合适的时间内落实到最合适的治疗

 

撰稿:马尼斯医师

校稿:刘文韬医师,倪震天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三病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