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脑瘫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2018年08月27日 718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在儿童发育时期,尤其是6个月前的宝宝在哭闹时可能有肌张力紧张、头偶后仰、手握拳及扶站尖足等类似脑瘫的症状,但只要在宝宝心情好时观察其有无异常姿势、原始反射是否延迟消失、以及粗大运动的发育情况可相应鉴别。此外,有没有一些常常被误解为脑瘫的症状?这些被误解的症状和脑瘫的症状区别在哪里?听听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赵海康主任的讲解!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赵海康

  其实,以下疾病或症状与脑瘫症状相像,但仍可以作出鉴别。

  ①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于婴儿期起病,多于3~6个月后出现症状,少数病人出生后即有异常,表现为上下肢呈对称性无力,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因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患呼吸道感染,患儿哭声低微,咳嗽无力,肌肉活组织检查可助确诊。

  ②运动发育迟缓,有些小儿的运动发育相比正常同龄儿落后,特别是早产儿。但其不伴异常的肌张力和姿势反射,无异常的运动模式,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反射。运动发育落后的症状随小儿年龄增长和着重运动训练后,症状可在短期内消失。

  ③先天性肌弛缓,患儿生后即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肌无力,深腱反射低下或消失。平时常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本病有时被误诊为张力低下型脑瘫,但后者腱反射一般能引出。

  ④智力低下常有运动发育落后,动作不协调,原始反射、vojta姿势反射、调正反应和平衡反应异常,在婴儿早期易被误诊为脑瘫,但其智力落后的症状较为突出,肌张力基本正常,无姿势异常。

  赵海康主任在此提醒大家,脑瘫对患儿未来的影响非常大,一旦确诊,应尽早前往正规医院,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