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小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处置策略(转载)

2018年07月18日 788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处置策略

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胃肠道间叶来源肿瘤,属于软组织肉瘤。根据西方国家统计,GIST年发病率约为1-2/10万,约占全部肉瘤的1/5,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单一肉瘤类型。
重新认识本病有赖于1998年日本学者对于其发病机制的发现,使这种相对特异性表达KIT蛋白的少见肿瘤从许多胃肠道间叶来源肿瘤中区分出来,到现在已经超过15个年头。近年来,随着诊治病例的增多和经验的积累,发现无症状或手术中偶然发现的小GIST并不少见。
自2006年开始,多个病理研究证实,直径小于或等于1 cm的胃GIST在中老年人中常见,发现率可达3%~35%。显著高于临床GIST的发病率。这些小体积GIST近年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就目前对小GIST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GIST概念的演变和流行病学
如何定义小GIST本身就存在争议。西方学者较早就已经发现,在家族性GIST或与GIST相关的综合征包括I型神经纤维瘤病(F-I)及Carney三联征等普遍存在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cajal,ICC)增生,这些镜下可见的带状连续分布的ICC增生细胞均为GD117阳性。
其中的GIST常表现为多发病灶,很可能就来自于部分的增生ICC。而早在1988年,日本学者就通过对胃切除标本连续切片检查的方法,发现镜下微小平滑肌瘤(microleiomyomas)的检出率达到16.4%( 46/286)。受此启发,2006年,Kawanowa等以每隔5 mm作连续切片的方法,检查了100例胃癌全胃切除标本,发现35例(35%)共50个镜下GIST结节。
该作者称之为“微小GIST(microscopic GIST)”。这些GIST平均直径1.5( 0.2-4.0) mm,90%位于胃上部,均由梭形细胞构成,未发现核分裂,CD117阳性。同年,德国病理学家Agaimy等发现下段食管癌标本中CD117阳性的“ICC增生”结节检出率达9.1% (7/77)。
2007年,Agaimy等又报道,通过尸检发现的胃GIST结节更常见,达22.5% (22/98),这些小结节均通过仔细巨检发现,再经切片染色证实。所有结节都位于胃中上部,同样为梭形细胞,CD117阳性。该作者为区分这类GIST小结节,把通过镜检发现的小结节称为“ICC增生”,巨检发现的小结节称为“GIST微瘤”(GIST tumorlets)。
这些微瘤KIT突变率为46%,PDGFRA为4%。紧接着,美国梅奥诊所联合匹兹堡大学和MD Anderson癌中心病理科再次对150例食管下段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标本重新镜检,证实这些标本中GIST小结节常见,达10%(15/150),这部分GIST平均直径1.3(0.2-3.0) mm,全部为梭形细胞,CD117和CD34染色阳性。
他们沿用1981年Takubo等对小于7 mm的形似粟粒(millet seeds)的食管平滑肌瘤所称“seedling”形容这样的镜下GIST结节,并等同于Agaimy等所称之“ICC增生”结节:同时,他们进一步指出,这些散发、孤立的“seedling GIST”区别于与携带种系突变的家族性GIST或GIST相关综合征中呈带状连续的ICC普遍增生。
为进一步了解消化道其他部位小GIST的分布情况,2008年,Agaimy等再次对近7000例结直肠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平均每例5张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玻片带有固有肌层)重新复检,其中右半结肠切除的标本包含回肠组织,结果显示,来自回肠远段和结肠的镜下GIST发现率仅约0.1%。因此,Agaimy等弃用ICC增生而改用MicroscopicGIST定义这些偶然发现的镜下GIST。
2010年,意大利35所病理中心从929例临床切除的原发GIST中筛选出170例直径小于2 cm的小GIST,其中胃115例,小肠39例,结直肠10例,中位大小为1.1(0.2-2.0) cm 。该研究是为数不多的、且样本量较大的回顾性研究,并且比较了小于或等于1 cm与1-2 cm两类小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把小于或等于1 c.m者称为“micro GIST”,而1-2 cm者称为“milli GIST”。2011年,瑞士的病理学家使用与Agaimy等近似的方法,对578例尸检胃标本进行仔细巨检,发现了17例(2.9%)被其称为“Minute GIST”的细小GIST。
这些GIST平均直径9.8(5-55) mm,除外1例5.5 cm的GIST,其余“Minute GIST”也都为梭形细胞,呈现无核异形和核分裂的镜下良性形态特点,并且KIT突变率64%( 11/17),PDGFRA突变率6% (1/17) 。
NCCN指南在2010年首次出现胃小GIST的处理建议,把小于2 cm的胃GIST称为“very smallGIST”。而在新修订的2013版中国专家共识中,则首次明确定义微小GIST(见本期第393-398页),并提出,直径小于或等于1cm的GIST称为微小GIST,通过对上述系列研究的梳理,笔者认为,我国共识以1 cm为界限定义“微小GIST”是合理的。而把小于2 cm的GIST统称为“小GIST”。

二、小GIST的生物学行为
尽管前述各国病理学家对于小GIST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无论是来自胃肠癌的标本或是尸检标本,也无论是通过巨检、镜下复检、又或是全标本连续切片镜检,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来自胃的微小或小GIST均由梭形细胞构成,镜下未见核异形和核分裂,形态学呈良性。
并且Agaimy等发现,49%的尸检胃微小GIST存在中央萎缩钙化,且在部分病例的胃底组织可见单纯的萎缩钙化小结节,怀疑后者由前者演化而来,故推测绝大部分此类良性的微小GIST将最终退缩缓解。我们已经知道,KIT和PDGFRA突变是GIST发生的关键事件。
但早期检测的样本全部来自进展期GIST。Corle ss等在2002年为探讨GIST的突变状态是否与肿瘤发展和分级相关,首次针对微小GIST进行了突变检测.13例标本来自尸检或临床偶然发现,镜下呈良性形态(无核异形和核分裂);
结果显示,84.7% (11/13)都能检测到KIT基因突变。这些研究提示,KIT或PDGFRA突变是GIST发生的早期关键事件,好比APC基因的缺失导致结直肠腺瘤一样:而从亚临床的微小GIST发展成为临床病灶应该还存在其他的未知因素,可能涉及另外的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或表观遗传改变。而微小GIST的发生明显倾向胃中上部,则又可能牵涉到其他的内外未知因素。
临床上,关注小GIST的长期随访研究并不多。来自美军病理研究院(Armed Force Institute ofPathology,AFIP)的系列大宗病例随访研究显示,不同部位的原发局限性GIST,复发风险不同,见表1。Miettinen等回顾分析1765胃GIST,其中116例GIST小于或等于2 cm且核分裂象小于或等于5/50HPF的患者,无一复发或发生GIST相关死亡:8例GIST小于或等于2 cm而核分裂象大于5/50 HPF者,也没有复发或死亡,但例数较少,难以评价。
在906例空回肠GIST回顾研究中,69例小于或等于2 cm且核分裂象小于或等于5/50 HPF的患者无复发或死亡:而2例小于或等于2 cm、核分裂象大于5/50 HPF者,1例死亡;因此,后者归入高危,但注明病例数少。
来自意大利的170例小GIST回顾分析发现,微小GIST的核分裂指数都极低,只有0.07_0.18/mm2(约相当于10个高倍视野),而到1 cm以上的小GIST,核分裂指数就增至0.43 -1 .04/mm2,与中位直径8 cm的一组报道中,核分裂指数接近( 0.56/mm2)。
长时间随访发现,仅有1例1.5 cm的直肠GIST(核分裂象大于5/50 HPF)者和1例小肠2 cm GIST(核分裂象0)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
我们以往一直认为,所有GIST均属于潜在恶性或恶性。很可能忽略了这部分亚临床的小GIST。NCCN指南2013版首次引用AFIP风险评估分类(与表1数据一致),对胃和小肠原发局限性GIST术后复发风险进行分别评价,并首次提出胃和小肠2 cm以下且核分裂象小于或等于5/50 HPF的小GIST均属良性GIST。
而我国2013版GIST共识也紧随其后,病理部分引用WHO对GIST定义涵盖的良性至恶性,同时增加了AFIP风险评估作为参考(见本期第393-398页)。从现有文献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偶然发现的胃小GIST报道较多,例数也不少;但其他部位小GIST随访数据就较少。
从有限的资料中,我们可以认为,对于胃的小GIST,若核分裂象小于或等于5/50 HPF可视为良性,无术后复发风险:而核分裂象大于5/50 HPF者由于病例数少,而不足以评价恶性危险度。对于小肠和直肠小GIST,尽管病例数较少,但核分裂象小于或等于5/50 HPF也存在低度复发风险;而核分裂象大于5/50 HPF者,尽管病例数少,但有明确复发的病例记录,应该视为高度复发风险。
三、小GIST的临床处置
以上Agaimy等的研究印证了我们平常临床所见,胃的小GIST明显比肠道更常见。NCCN在2010年就对小于2 cm的胃GIST提出了单独的处置意见。我国2013版共识也基本与其处置意见相仿:对这些拟诊的小GIST应行超声胃镜检查,如合并内镜超声的不良因素(边缘不规则、溃疡、强回声和异质性)应考虑手术切除。
否则,可间隔6-12月复查超声内镜,暂不手术(见本期第393-398页)。结合前述,绝大多数的胃小GIST镜下呈非侵袭性形态,生物学行为表现为自限性生长。只对出现内镜超声的不良因素而提示其生长较为活跃的小GIST进行切除,而其余多数进行随访观察应该是安全合理的。
多数胃小GIST可能伴随终生或自行萎缩退化,并不需要积极地外科干预。而对于小肠或结直肠拟诊的小GIST,笔者认为,应该积极手术切除。但我们对这些部位的小GIST的认识仍然有限,除了病例数不多以外,加上许多既往报道的小肠部位小GIST,均为腹部恶性肿瘤手术时偶然发现,患者往往死于其他肿瘤,而无法真正了解这些小GIST的恶性风险。
而且,无论核分裂象多寡,小肠小GIST切除有过复发转移的记录。因此,对于这些部位的小GIST,倾向于更积极的早期手术治疗。而对于术中偶然发现的可疑小GIST,无论部位,都应尽可能予以切除。
局部切除是小GIST的主要手术方式,但具体术式应根据肿瘤部位和生长方式决定。手术原则仍是保证肿瘤的完整切除和阴性切缘。无论是否应用腹腔镜手术,胃的内生型小GIST可于术前或术中内镜定位,以便准确切除。近年来,国内关于内镜下治疗胃小GIST的讨论十分热烈。
理论上,GIST区别于胃癌,其组织起源于固有肌层,一般内镜下切除很难确保切缘阴性,切除太深又有穿孔之虞。NCCN指南一直没有内镜下GIST治疗的相关表述。我国姚礼庆等对胃和食管胃结合部GIST予以内镜和双镜切除进行过大量的探索和尝试。
但2013年,柳叶刀杂志的GIST述评仍然提出不能采用内镜切除食管和胃GIST。无论使用内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或传统开放手术,GIST外科治疗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保证手术安全,同时满足GIST手术切除原则。鉴于缺乏内镜治疗GIST的长期随访资料,我国共识建议,此项技术应仅限于在经验丰富的内镜中心进行探索性治疗和研究,不作常规推荐。
综上所述,面对小GIST这一特殊GIST亚类,我们仍然一知半解,临床处置仍存争议。相信国内对于小GIST的热切关注必然带来新的研究发现,而有助于了解我国人群不同部位小GIST的发生情况,并最终解开微小GIST如何发展成为临床病灶的具体过程之谜。
文章摘自《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年4月第17卷第4期P301~304
文章作者:何裕隆 张信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