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肝胆隐症的认识03

2024年01月15日 38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4、肝胆隐症与中医肝脏象理论
肝胆隐症的提出是以中医肝胆藏象学说为基础,结合相对应的现代医学检测内容产生的概念。近几年有关中医肝胆藏象理论的现代研究大多从肝的功能概念和肝脏实体入手,结合实验和临床两方面对其加以研讨。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中医肝脏的解剖位置、形态与重量均与现代解剖学的论述基本一致,这点已无争论。但中医学中的“肝脏”有两层含义,一是肝体,即肝脏器官实质。二是“肝用”,即肝的功能活动。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运动系统及视觉器官的功能,所以中医学的肝脏具有较现代医学更广泛的作用。
4.1肝胆隐症与“肝主候外”
中医认为肝有抵御外邪的作用。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会立即出现一系列的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这种紧张状态会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此反应称为应激。应激学说的核心是机体依靠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来调节非特异性应激源,调节失败会产生应激综合征,进而影响神经一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
4.2肝胆隐症与“肝开窍于目”
  在病理情况下,肝病也往往反映于目。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眼部症候发生率较高,其中慢性患者多见复视、视力模糊、夜视力下降和视疲劳等症状,一些患者的眼部症状还与肝功能的变化相关联。而急性患者则易出现眼毗干燥和眼部胀痛等症状。故可以推论患者的眼部症候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故传统的望诊若能结合高科技的功能检测仪器、设备,将会延伸和扩展人的视觉能力,弥补传统望诊收集病情资料不足,同时也有利于肝胆隐症诊断方法的研究。
5、肝胆隐症与肝胆证候的研究
肝气郁结与肝阳上亢是肝病病理变化中最具特征性,且最为常见的证候表现。肝喜条达、恶抑郁。一些调查结果显示肝郁气滞证及相兼证候占肝病总数的41.9%。另外,肝病各种证候均轻重不同地表现有肝郁气滞征象,故认为肝郁气滞证是肝病证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肝病证候的核心。本证的发生以女性、中年患者较为多见,在脑力劳动者中发病率较高,发病季节以春三月最高,与患者本身的体质、气质和性格关系密切,涉及现代医学各科疾病,往往在内分泌、消化、神经、心血管、妇产科、眼科疾病中较为常见。肝郁证的现代研究表明,肝郁证有较大的涵容性和整体性,对抑郁、焦虑、悲痛等负性情绪心理应激状态下,以高级神经中枢调节机制紊乱为前提,神经、内分泌、循环、消化、免疫、感觉、运动等多系统某些病理改变、病症表现的有机概括。
6、中医体质和情志因素
临床上相同体质的患者往往呈现相同类型的疾病,反之,同类疾病的患者在体质上应该有较大的共性。例如两人同患脂肪肝,前者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胆显症,而后者却表现为无症状的肝胆隐症。但由超检测结果可推测肝胆隐症患者以后极有可能出现类似显症一方的症状,所以辨治后者时,前者脾虚湿盛、痰湿内阻为主的病机可供参考。另一方面,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年龄性别、性格、饮食习惯、有无他病或病程等因素的差异,这就需要结合各自体质详加辨证,分别予以相应的治疗。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情况下适当的情志活动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能使气血调和通畅、脏腑功能活动有序,但若情志活动突然强烈或持久刺激,超越人体的耐受程度,则会损害机体,引起多种疾病。七情内伤发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大多由肝失疏泄所致,,故七情与肝的生理活动最为密切。
本文选自:张佳丽,中医肝胆隐症的临床调查及其与中医体质、型行为关系的研究。
原文地址:中医肝胆隐症的临床调查及其与中医体质、A型行为关系的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