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及饮水计划

2019年12月23日 878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间歇导尿指在清洁条件下,定时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规律排空尿液的方法。主要用于训练和治疗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排尿功能。目前,间歇性导尿技术被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该方法还能预防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所谓间歇,就是指时间规律,一般患者很难掌握好导尿间歇规律,导尿次数偏多不仅增加了导尿的次数,扰乱患者生理排尿规律,还增加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甚至损害肾功能;而导尿频次偏少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增加膀胱内活动性感染的发生率,更能对逼尿肌造成肌源性损害。

  脊髓损伤的大部分患者为体力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部分患者对导尿的必要性尚不完全明确,依从性较差,加之部分患者中后期也会存在遗尿或漏尿的情况,很容易导致间歇导尿的失败。现在临床中通过制定详细的饮水计划及个性化导尿方案,取得患者最大程度配合和良好的效果。

  饮水计划

  饮水计划的最大优势是使患者尿液产生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规律性较容易掌握,通过有效预测两个时间点之间尿液产生的规律,制定相对固定的治疗方案,再根据康复治疗过程中记录尿液产生的变化规律调整饮水计划及导尿的时间点,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康复治疗师及康复责任护士积极配合,制定个性化的间歇导尿及康复计划,康复治疗的时间及项目相对固定,可以避免因康复治疗项目或体位的频繁改变对患者尿液的生成产生影响。我科曾出现过多例依从性较差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均因某个特殊时间段内或24h内尿液生成量波动大而无法制定适合患者个体的导尿计划,最终放弃了间歇导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患者的依从性或者说健康教育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预后举足轻重,而饮水计划则贯穿于膀胱功能治疗的整个过程。例如,某位男性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为450ml,早餐进餐时间为7:30-8:00,6:30-8:30尿量为130ml,8:30-10:30尿量为190ml,10:31-12:30尿量为160ml。根据尿量统计的结果,早餐后产生尿液相对餐前多,6:30-10:30(4h)患者的尿量在320ml左右,小于安全容量较多,10:31-12:30(2h)单小时尿量80~90ml,所以在执行饮水计划和固定康复锻炼的前提下可以将本阶段导尿时间点安排在11:30,尿量大概在400~410ml,导尿安全有效。如某个时间点导出的尿量超出安全容量,则在次日将该时间段的饮水量减去100ml或者将导尿时间提前半小时,若患者口渴可间断少量饮水湿润口腔。导尿前健康教育时应充分告知膀胱残余尿量超过安全容量的全身表现如:腹胀、面红、心率加快、烦躁、出冷汗等。间歇导尿过程中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导尿。次日调整饮水及导尿时间。

  心理护理

  在多数45岁以下的患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间歇导尿前期均无法接受陌生人进行导尿术,特别是年轻男性,因此,往往有部分年轻男性为了减少导尿次数,私自减少每次进水量;或者年轻女性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因反复漏尿影响患者形象而拒绝在公共场合进行康复训练,对康复治疗及间歇导尿均产生抵触情绪。现配合医技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视图化、图标式的沟通,帮助患者认识到人体的生理变化,认识到自我形象的维护需要正常的生理功能,认识自己最渴求的功能,重新确立康复目标,自觉提高了依从性及信心。因此,膀胱功能训练的全过程更应该注重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及时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注重引导患者家庭成员的支持,引导患者正视病情,最大限度维持患者正面形象,增加其康复的信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