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肝囊肿是怎么一回事,如何预防?

2017年01月20日 7576人阅读

  肝囊肿是一种很常见疾病。通俗点说就是肝脏中的“水泡”。它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既不会对肝功能造成影响,也不会发展为肝癌。由于肝囊肿的知晓率较低,不少患者误认为是肝脏长了肿瘤。

  肝囊肿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一般先天性肝囊肿在早期没有症状,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多由B超检查发现。

  很多老年人在体检时,突然发现患有肝囊肿。其实,人通常在40至50岁后才会出现肝囊肿的症状。囊肿增长速度缓慢,一般的肝囊肿不做处理,因为它可与人的肝脏共存,没有危害。但是,当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压迫邻近脏器,如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等,也可能出现囊肿破裂、囊内出血、带蒂囊肿扭转等急腹症。所以,当发现肝囊肿小大超过5cm,就需进行引流手术,以防囊液与胆液相通,引起胆炎症。

  【诊情】肝胆患者递增趋向年轻化

  最主要因素是饮食

  近年来,肝脏疾病,特别是胆囊疾病的患者有明显增多,也不再专属于老年人,有些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也会有胆结石,而且患胆囊炎的病人有年轻化趋势。

  据了解,除去先天性基因、环境、激素等影响,导致胆囊炎、胆结石发生最主要因素就是饮食。例如胆结石最易发生在体形偏胖、喜欢进食甜食、肉类、动物内脏等食物的人群身上,不吃早餐的人群也易产生胆结石。过量食用高脂肪含量的食品再加上啤酒的刺激,会让胆囊胆汁分泌过多,从而导致胆囊炎。

  【建议】

  防肝胆类疾病需合理膳食

  有规律进食,控制脂肪

  想要身体好,合理膳食很关键。改变日常饮食的习惯,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肝胆功能。

  预防肝囊肿,可多吃红色蔬菜。重点推荐胡萝卜、西红柿、红枣、火龙果等红颜色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可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

  有规律地进食,保证一日三餐是预防胆囊疾病最好的办法。因为在进食过程中,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的黏稠和含水量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内,有益于胆囊正常功能。

  总体来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在饮食结构上,都需要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

  【特别提醒】

  警惕

  肝脏疾病信号

  肝病被称为“最大的隐形杀手”,是因为它在发病初期并没有症状。不过,还是有些小信号,能让我们捕捉到。

  见到油腻就恶心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当它出现问题,大多表现在“吃”上,比如没有食欲、不想吃东西、见到油腻食物或闻到油味就恶心欲吐、胃部胀满不适,可能是得了肝炎;如果吃了油腻食物后右上腹(右侧肋骨下缘)疼痛,并连带到右肩或背部,则可能是胆囊疾病(胆囊炎、胆囊结石等)。

  脸发黄,皮肤痒

  当肝脏生病时,胆汁的代谢功能会随之发生障碍,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让身体出现颜色上的改变,比如脸黄、眼黄、皮肤黄、尿发黄。由于胆汁里的胆盐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还会出现皮肤瘙痒。

  手掌发红

  两手大鱼际、小鱼际及手指、掌面充血发红,就像涂了一层胭脂,这说明有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可能。还有一种“蜘蛛痣”,呈鲜红色,样子很像蜘蛛,多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