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科普】膀胱灌注知多少,怎样效果才最好——第三讲:灌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2年07月17日 790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肿瘤。2020年,膀胱癌成为全世界第10大常见癌症,约占新增癌症病例的3%,导致20多万人死亡。按照肿瘤是否侵犯膀胱壁肌层,膀胱癌可分为肌层浸润型(MIBC)和非肌层浸润型(NMIBC)。其中NMIBC占75%,预后较好。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NMIBC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其术后五年内复发率高(31%-78%),其中10-20%的复发者可向恶性程度更高的MIBC进展展,后者五年生存率仅为15%-63%。这也导致了膀胱癌的终身治疗成本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一,在美国每年约造成39.8亿美元的财政负担,在欧洲更是高达49亿欧元。

单纯的膀胱手术比如TUR-BT等,并不能解决术后高复发和进展问题。因此国内外临床专家一致建议所有的NMIBC患者,在术后进行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以降低或延缓肿瘤复发,防止肿瘤进展。

张医生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膀胱灌注的注意事项


第三讲:灌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 灌注前患者应充分排空膀胱。这是为了防止残余或灌注期间新生成的尿液过多,稀释药物,降低疗效,同时防止引起尿意,减少灌注期间的不适感。

  2. 当药物注入膀胱后,患者应遵循医嘱隔一定时间变换位置,如平卧、左侧卧、右侧卧、俯卧位各6-8分钟等。这样可以使药物与膀胱各壁黏膜充分接触,提高疗效。

  3. 此外在插入或拔出导尿管时,患者应尽量保持放松,使尿道平滑肌充分松弛,这样会减少尿道黏膜损伤。如患者有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的情况,应事先告知医生,及时更换大小匹配的导尿管。

  4. 灌注治疗结束后,患者应在24小时内多饮水,多排尿,以达到生理性冲洗膀胱的作用,减少药物对膀胱粘膜的刺激。要知道,化疗药物如果在膀胱内残留超过治疗时间,可能增加化学性膀胱炎的发生概率,此时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

  5. 此外,在两次灌注治疗的间歇期,患者应注意观察尿量、尿色。若发现异常或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及时向医师报告,遵从医嘱对症处理或调整灌注方案。

  6. 在生活上,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避免喝浓茶、酒、咖啡及可乐类饮料,以减少膀胱刺激。灌注后尽量以休息为主,同时避免久坐或活动量过多。



膀胱灌注治疗是膀胱癌术后预防肿瘤复发的最重要的治疗,灌注治疗的治疗直接决定了你的肿瘤是否会复发!门诊常遇到在外院,由非膀胱专业医师,甚至是护士、学生(对以上两者身份无恶意,仅从专业探讨)进行灌注操作而导致的出血、感染、尿道狭窄乃至肿瘤快速复发的悲剧历历在目!


张医生承诺,在我处规范治疗的患者,张医生会亲自进行规范化的灌注治疗操作,尽力让每一位患者能够安全、舒适、远离复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