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大姨妈痛”,一定要小心是卵巢囊肿作祟!

2022年02月10日 811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上周,21岁的小吴吃中饭后突然出现剧烈的右下腹疼痛,在床上躺着休息也不见好,还接二连三地呕吐起来。小吴的爸爸妈妈吓坏了,于是就赶紧带着小吴来到长沙和雅妇产医院就诊。经检查显示,小吴的白细胞值为15×109/L,远远超过正常值10×109/L,腹部CT显示她的盆腔内有一个婴儿头大小的肿块。


接诊的是湘雅妇科主任医师刘凤英教授,经过刘教授认真检查和问诊,考虑小吴是卵巢囊肿破裂,紧急为她实施了腹腔镜探查术。



术中发现小吴的右侧卵巢有一个大小约2cm的小裂口,溢出的巧克力样粘稠液体布满了整个盆腔。考虑到小吴尚年轻,在吸净巧克力样囊液后,侯静予以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尽可能保留更多的正常卵巢组织,再反复冲洗干净囊腔,缝合剩余的卵巢组织以恢复卵巢的形态。


40分钟的手术很顺利,小吴安全返回病房。通过病理检查,小吴被确诊患的是卵巢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难道是因为我平时巧克力吃多了吗?”小吴非常疑惑。


“这个病与吃巧克力没有关系,是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引起的,医学上叫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你是不是一直有痛经的毛病?”



经妇科主任刘凤英教授提醒,小吴说起自己自16岁开始就有痛经的现象,从月经来潮日开始出现下腹部坠胀性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持续整个经期后自行缓解,严重时需卧床休息,口服止痛药物。


吴妈妈带她看过中医、吃过药、做过理疗,都不见好转。家里的老人说小姑娘有痛经很正常,生完孩子就好了。于是这几年虽然痛经的程度越来越重,小吴也只是自己强忍着,没去医院做过系统检查。


刘教授解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类型,因子宫内膜样组织在卵巢皮质内生长,随着月经周期出血,渐渐形成的囊肿。因为陈旧性出血在囊内会形成咖啡色粘稠液体,似巧克力酱,所以俗称“巧克力囊肿”。在经期前后和经期之间,因为囊肿张力增大,有可能会导致自发性破裂,囊液刺激腹膜,造成了剧烈腹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生育年龄女性,且与不孕关系密切,不孕率可以高达50%。即使做了手术,术后5年累计复发率也高达40%,术后需要继续药物治疗,并且定期检查。


“女性朋友切不可认为痛经是一种正常现象。”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60%-70%的患者有痛经现象,因此经期出现严重的下腹坠、胀痛,伴有头痛、乏力、呕吐,腹泻等症状,影响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对止痛药反应欠佳的女性朋友需要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刘教授特别提醒,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要根据年龄、卵巢功能、生育等要求,对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设计,争取最大程度地恢复健康,保护自身的生育力。


如果你有这方面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加我咨询,联系方式请查看主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