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一个番茄教你5秒认识血管瘤

2018年08月21日 835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年来血管瘤患儿越来越多,许多家长非常恐慌、束手无策!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非常多,我们如何选择?

什么时候开始治疗?满月?三个月?一岁?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皮肤科史传奎

那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见效快、痛苦小、没有副作用?

是涂药?口服药?注射激光?还是手术???

一头雾水!

其实血管瘤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不管是外观变化还是内部的超微结构,像极了小番茄,今天把大家关心的问题、以番茄为道具总结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血管瘤与小番茄一样,有着多种多样的外观,数目大小,可以单发、也可以多个发生。

血管瘤与小番茄一样,并不仅仅是外观的一个包块,切面可以清楚的看到有包膜、有果肉,由间质把瘤体组织分成多个分叶结构,所有血管瘤可以分为浅表性、混合型、深在型等不同的类型,治疗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别,其实简单的一个B超检查就可以做到很大帮助。

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血管瘤发病率约为3~8%,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患血管瘤的孩子很常见。

血管瘤可分为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和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s)两个亚类,其中婴幼儿血管瘤最为常见。先天性血管瘤较为罕见,出生时即存在病变。先天性血管瘤进一步可分为快速消退型(RICH)和不消退型(NICH)。

根据Waner和Suen的血管瘤分类方法,血管瘤一般分为浅表型血管瘤(位于乳头状真皮层),深部血管瘤(位于网状真皮层或皮下组织),混合型血管瘤(同时具有表浅血管瘤和深部血管瘤的特点)。根据病变范围和数量,还可分为单发型,多发型和节段型。

婴幼儿血管瘤和番茄一样具有自限性,可分为增殖期,消退期及消退后期3个阶段。常在出生后 l~2周出现,在出生后l~2个月时进入快速增殖期,出生后 9~12个月停止生长,随后的 l~5年进入缓慢的自行消退期。据文献报道,至 5岁时,50%以上的血管瘤完全消退,9岁时,90%完全消退,最长消退可持续至12岁。最终 20%~40%患儿残余皮肤改变。

早期的血管瘤跟初生的果儿一样,及时干预,可以很快消退。

如果错过最佳的干预时机,瘤体会迅速增大,治疗难度更大,一般建议出生后就可以治疗。

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但血管瘤破坏周围组织,从而造成患儿美容缺陷,甚至导致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使血管瘤患儿出现溃烂、出血、感染等,甚至危及血管瘤患者的生命。

目前,婴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随诊观察、局部外用药物治疗(如噻吗洛尔、干扰素等)、局部约束疗法、局部注射治疗(糖皮质激素、无水乙醇、聚桂醇、聚多卡醇等)、脉冲染料激光治疗(585 nm、595 nm)、口服药物治疗(普萘洛尔、糖皮质激素)等。值得提出的是,这些处理中,没有哪一种是最好的,只有某一种是最适合某一个血管瘤宝宝的最佳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适应症:

对于较为严重的、危及生命健康的血管瘤可以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

优势与弊端:

  1. 优势:可彻底去除血管瘤。

  2. 弊端:手术尽管可以切除血管瘤,但由此造成的组织的缺损以及皮肤瘢痕和萎缩,对患者有较大的影响。

注射治疗

作用原理:

于血管瘤内注入药物,使血管壁发生无菌性炎症、蛋白质凝固、血栓形成,继而组织纤维增生,局部纤维化,使血管瘤腔闭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适应症:

适用于各类血管瘤的治疗。

优势与弊端:

  1. 优势:适应症较为广泛,操作方便,可控制注射部位和剂量。

  2. 弊端:需要操作者熟练技术及注射技巧。

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血管瘤主要是利用其极高的温度或光效应、电磁场效应将病变部位的组织失去活性,达到治愈的目的。

适应症:

对浅表型血管瘤和面积较小的血管瘤治疗效果较好,较严重的血管瘤不适合用激光治疗。

优势与弊端:

  1. 优势:操作方便,副作用小。

  2. 弊端:适应症有局限性,部分患儿治疗后可能出现水疱和水肿。

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血管瘤的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极低的温度使得病变处的细胞变性和凋亡,二是极低的温度使得局部血流障碍,使病变组织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

冷冻治疗主要适用于面积较小的浅表血管瘤,面积较大、位置较深的血管瘤则不适合冷冻治疗。

弊端:

  1. 治疗不彻底、局部瘢痕及功能障碍;

  2. 复发率高,治疗以后容易复发。

口服药物治疗

治疗原理:

普萘洛尔可降低窦房结、心房和普肯耶纤维自律性,减少儿茶酚胺所致的迟后除极发生,减慢房室结传导,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在血管瘤的治疗中,普萘洛尔的作用机制大概可分为收缩血管、抑制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三部分。

适应症:

对增长期的血管瘤有较好的效果。

优势与弊端:

  1. 优势:操作方便,疗效确切。

  2.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作用有低血糖、低血压、心率减慢、腹泻、睡眠改变、哮喘发作,其他如手足发冷、烦躁、出汗、便秘、抽搐、昏睡、低体温等少见。通常发生在治疗初期,大部分无需特别处理或仅需对症处理,数天后可恢复,不影响继续治疗。

治疗血管瘤的方法很多,应根据病变的范围、部位、生长特点等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力争以最小的治疗代价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