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肠瘘

2018年11月22日 890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肠瘘是一种肠腔与外界或其他空腔器官相通的病变,由于肠壁本身有病或肠受到创伤所造成。肠腔与外界相通的肠痿叫肠外瘘;与其他空腔器官相通的肠痿,为肠内瘘。1.肠外瘘本病一般发生在腹壁上因肠壁本身有病变如结核、血吸虫病癌肿等所致的肠瘘,往往先在肠周围形成脓肿而和腹腔其他部分隔离,以后自行穿破体外,或在切开排脓手术后,形成肠瘘。因外界暴力创伤造成肠壁破裂,以及肠道手木后肠壁伤口不愈合时,如病人不因腹膜炎而死亡,最后也会形成肠瘘。根据肠痿的部位,可分为低位肠瘘和高位肠瘘两种。在高位肠瘘中,流出的粪便常很稀薄,有时还可见到未消化的食物和胆汁在内;在肠瘘周围的皮肤上,常有湿疹和皮炎等于肠内容物和消化酶等的大量丧失,高肠对病人的营养和健康影响极大。低肠瘘流出的粪便较干、较少,周围皮肤一腿无多少改变,对病人的影响较小。2.肠内瘘本病可发生在胆管和肠道间、膀胱和肠道间,以及肠道和肠道间症状有的不明显,有的则很显著。如胆肠痿可表现为腹痛、发热和黄疸,酷似胆石症,很少使人怀疑有胆肠瘘的存在;而肠道膀胱瘘则排出的尿液内有气体和粪便,很易引起病人的注意。凡因肠壁有病变而发生的肠瘘,或肠于方肠腔有梗阻的均难自行愈合。肠外一且发生,都应视为一种较严重的情况须选行积极的处理,包括维持病人的营养和水分,保护肠瘘周围的皮肤和控制感。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后,如果肠瘘仍无自愈的趋势时,即应考虑进行肠瘘切除术或肠瘘修补术。肠内瘘无自愈趋势,而且常引起与肠道相通的器官的反复感染,应尽早采用手术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