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什么是焦虑,什么是焦虑症?

2018年05月05日 993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当你面临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以前,你第一次和某位心仪已久姑娘约会之前,在你知道孩子得了某种严重疾病的时候,在你的老板大发脾气的时候,你都会感到一种局促不安的心情和躯体反应,这就是焦虑。“焦虑”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焦虑是有进化意义的,它往往能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格发生的危机。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是坏事。在这紧张刺激不断增多、竞争不断增强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能处于定的焦虑状态之中,学学习紧张繁忙、前途尚不明朗的学生们更是如此。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警觉、激发斗志,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是,如果你有太多的焦虑,以至于达到焦虑症,这种有进化意义的情绪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妨碍你去应付和处理即将面临的危机,甚至妨碍你的日常生活。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中等焦虑最有利于考生自我能力的发挥,而无焦虑或高焦虑则不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所以,成为情绪困扰的焦虑主要是指不适当的高度焦虑。精神医学上,“焦虑”有着不同的含义,可是一种症状,也可是一类疾病。在临床上说“焦虑症状”时,指的是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期待之中的、过分或持续的紧张状态;而“焦虑症”指的是一类障碍的总称,不仅包括特定所指的焦虑症,而且还包括强迫症、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在现代医学心理学看来,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期产生的某种不良后果的心态或对潜在威胁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体验。焦虑症会明显地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认知、行为和身体状况。例如,被焦虑所困扰的学生常表现出烦躁不安、思维受阻、行为不灵活、动作不敏捷、身体不舒服、睡眠不佳、食欲不振等。严重的焦虑能使人失去一切情趣和希望,甚至导致心理疾病。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焦虑惊恐与心(脑)有关,但忧愁思虑为脾所主,惊吓恐惧为肾所主,忧愁思虑过度则伤脾,惊吓恐惧过度则伤肾,因此治疗焦虑症,不仅要从心(脑)进行调理,更要重视健脾补肾。如人参归脾丸调补心脾,天王补心丹交通心肾即是此理。

重要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抑郁症、脑白质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及颅肿瘤术后等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近期开展“开心解郁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如果您:1、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元气亏虚,气血郁滞证诊断标准,3、年龄在18-70岁。就有机会加入我们的临床研究,并将获得:治疗前后安全性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检查、量表检查及研究用药全部免费。若有意自愿参加者,详情请于我院老年病科(门诊楼二楼9诊室-周一上午);特需(门诊楼十一楼18诊室-周一下午)咨询,亦可参照黄世敬医生个人网站《广安门医院招募抑郁症患者志愿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