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如何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2017年12月10日 1163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何谓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心肌收缩力减退使心脏不能将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搏出量减少,引起肺静脉郁血动脉系统严重供血不足,分为急性左心衰、急性右心衰、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四种。


  如何判断急性心力衰竭?

  1.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大量浆液或粉红色痰;


  2.呼吸急促、紫绀;


  3.发作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端坐呼吸、恐惧、烦躁不安,甚至意识障碍;


  4.两肺哮鸣音及湿性罗音;


  5.心率增快,第一心音减弱,舒张期奔马律,早期血压可升高,后期常下降;


  6.急性右心衰可出现肝肿大;


  7.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判断出患者是否心力衰竭患者后,就应该及时采用正确的措施进行抢救。以下是急性心力衰竭的初始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


  1.体位

  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

  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严重者应给以面罩用麻醉机加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在吸气时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一般可用5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随氧气加入。如病人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间断给予。


  3.吗啡

  5-10mg静脉缓注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小血管舒张的功能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老年患者可酌减剂量或改为肌肉注射。


  4.快速利尿

  呋塞米20-40mg静注,于2分钟推完,10分钟内起效,可持续3-4小时,4小时后可重复一次,除利尿作用外,本药还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缓解。


  5.血管扩张

  以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静脉滴注。


  a)硝普钠: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静注后2-5分钟起效,一般剂量为12.5-25μg/min滴入,根据血压调整用量,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左右;对原有高血压者血氰化物,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小时。


  b)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是LVEDP及肺血管压降低。患者对本药的耐受个体差异较大,可先以10μg/min开始,然后每10分钟调整一次,每次增加5-10μg,以血压达到上述水平为度。


  c)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断剂,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静脉用药以0.1mg/min开始,每5-10分钟调整一次,最大可增至1.5-2.0mg/min,检测血压同前。


  6.洋地黄类药物

  可考虑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首剂可给0.4-0.8mg,2小时后可酌情再给0.2-0.4mg。对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二尖瓣狭窄所致肺水肿洋地黄类药物也无效。后两种情况如伴有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则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有利缓解肺水肿。


  7.氨茶碱

  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可起辅助作用。


  8.其他

  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迫,其他治疗措施尚未奏效时,也能对缓解前病情一定的作用。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应着手对诱因及基本病因进行治疗。


  采用以上的初始治疗措施可及时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但是进一步的治疗需要专业护理人员根据收缩压、肺淤血状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和缩血管药物,并根据病情需要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主动脉球囊反搏、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