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浅谈中风-治愈腔隙性脑梗死一例

2021年11月05日 1293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风,为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多由感受风邪所致,《伤寒论》中名曰中风;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

老百姓所称的中风,通常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该病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


临床中,缺血性中风约占75~90%,出血性中风仅占10~25%。

脑梗死属缺血性中风,西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将其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故我们通常所说的「脑梗死」/「中风」是指脑血栓形成。

中医根据病情轻重病位深浅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多无神志改变;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多有神志改变且常遗留后遗症。

中经络又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等五型。

下面的一个病例,属于气虚血瘀证而兼有肝郁气滞、风火上扰。


患者:詹某某,女,45岁

主诉:右侧肢体麻木一周,偶伴头痛

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右侧肢体麻木一周,偶伴有头痛。于某医院头颅MRI检查诊断为脑梗死,留院观察五天并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等药物常规治疗,出院后麻木缓解但仍存。时有头痛,随情志波动。夜寐欠安,纳可,二便常。舌红苔腻,脉弦细。

既往史:高血压史,服药控制稳定;左腿有骨折史

西医诊断:左丘脑腔隙性脑梗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

              气虚血瘀&肝郁气滞证

治疗原则:舒经通络,疏肝理气

治疗方式:针灸+推拿

推拿:联合运用揉法、拨法、点按法及㨰法等推拿手法,松解背部筋膜,手法宜轻柔不要过度。

针灸:取穴以肝经和阳明经腧穴为主。头部取穴率谷透天冲,百会等。腰部取扶阳九针,艾灸1-2壮。腹部针刺腹四针并于其上艾灸补气。腿部选穴梁丘、足三里、阴陵泉、悬钟、三阴交、申脉等,并选穴艾灸1-2壮。

治疗效果:一次治疗后麻木感减轻,头痛明显缓解,睡眠转佳。后续治疗方案基本同前,取穴随证加减,经五次治疗愈。


临床治疗中发现,针灸对中风所致半身麻木无力、口眼歪斜等病症治疗效果可观。联用内服中药调理,内外同治效果更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