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医生建议我做盆底肌修复,但这个项目真的有必要做吗?

2021年08月11日 9963人阅读

产后42天回院复查时,宝妈被医生提醒过,要做盆底肌修复吗?


很多宝妈是不是都在心里嘀咕,这个修复真的有必要做吗?我好几个朋友都说没必要。网上的争议也是一大堆,有的说这是智商税,做了也跟没做似的,有的却说很有用,之前漏尿的自己,做完之后症状减轻了很多。

总之对于这个修复,那是众说纷纭。那么,到底要不要做呢,这一篇文佳佳就好好来说说吧。不过在这之前,佳佳要先给你们更正一个误区,就是说到盆底肌修复时,你们是不是立马就联想到大几千块钱的电刺激疗法去了?想着这是又要花钱了

但其实,凯格尔运动也是盆底肌修复的一种方法呀,这种可以在家自己做,不要钱的修复法,是被你们直接开除了“修复籍”吗?

让我们稍微脑补一下,一个宝妈得知自己需要做盆底肌修复,医生本来是让她回家练练凯格尔运动就完全OK了,因为她盆底肌受损很轻微,但她嫌麻烦,反手就买了一个给症状稍重的人使用的电刺激疗法,做完之后她感觉跟做之前并没有什么两样,于是,大骂一句:没用!

医生:你腿上被划了一刀,涂点药水就可以自己痊愈,你非得让我给你缝针还要开消炎药,这怪我咯,这就很绝望……

好啦,就玩笑一下,下面我们回归正题,先来说说为什么产后要做盆底肌修复吧~

一般情况,妊娠是盆底肌受损最常见的原因。因为随着孕期不断增大的子宫、宝宝持续增加的体重、激素的影响、久坐带来的腹部压力增加,都会给盆底肌造成越来越大的压迫。之后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这样持续性的压力都会对盆底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而盆肌底受损会怎么样呢?因为盆底肌主要具有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和提高夫妻生活满意度等多种功能。一旦盆底肌受损或功能下降,就有可能会出现漏尿、盆腔脏器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便秘、盆底痛、阴道松弛、阴道痉挛等等盆底疾病。

当然,这个损伤有轻有重,如果宝妈想要知道自己盆底肌损伤的情况,在产后42天复查时,就可以让医生帮忙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盆底肌:

拿到自己的检查报告之后,就可以来看看怎么修复啦~

如果盆底肌受损不严重,宝妈可以这样做:

可以通过一些锻炼,如提肛运动、阴道收缩运动或凯格尔运动来加强盆底肌弹性的恢复。这些运动可以大大改善盆腔肌肉和阴道周围肌肉的张力,帮助阴道弹性的恢复,对夫妻生活也有所帮助哦。

如果盆底肌受损较大,医生已经明确表示需要治疗时,那就不得不上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了: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是通过电刺激治疗,使盆底肌肉的张力、收缩力有一个良好的改变,从而改善产后盆底肌松弛。

温馨提示:产后42天到产后半年内是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时段。产后半年到一年也是盆底肌修复的较佳时间。

这个知识点大家都get了吗?其实产后修复除了盆底肌修复之外,还有腹直肌和骨盆的修复,下面佳佳也简单介绍一下吧:

腹直肌修复

腹白线,也就是腹部中间一条竖直的经过肚脐的白带子,是连接左右两侧腹直肌的肌

怀孕时,因为宝妈肚子的不断“膨胀”,这条线会越来越宽,最后被迫分开,形成腹直肌分离。一般产后1~2个月它会慢慢恢复,但如果没有恢复,那就需要一定的治疗干预。因为腹直肌分离会伴随有腹壁松弛、小肚子收不回去、腰背酸痛、核心肌肉无力等症状,严重者更会并发腹壁疝气(脐疝、白线疝)。

骨盆修复

骨盆大家都知道,它位于人体的中心,就像是稳固高楼的地基,上承脊柱,下启关节,支撑身体结构。骨盆正直不松垮时,脊椎就是正直的,不易发生重心偏移,肌肉、韧带的负荷减少。

但骨盆松弛不正时,我们身体的下肢、脊柱就开始“坍塌”,出现比如腰疼、耻骨疼、臀部疼、腰部以下两边不对称、长短腿、高低肩……等等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