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冬春季如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017年03月13日 7028人阅读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最怕过秋天、冬天和春天,尤其是每年的冬天和春天。秋天气候转冷、早晚温差大,一不小心就容易着凉患上了感冒诱发“老病犯了”,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冬季,气温进一步下降,不仅早晚有温差而且昼夜温差更大尤其是在南方地区这个气候特征更为明显,患者稍不注意就会受凉患上感冒,导致“老病犯了”,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春季,气候乍暖还凉,穿衣不易把握,时而北风呼呼时而阳光暖暖,待你燥热难耐脱衣纳凉时凉气并趁机侵入你的体内破坏你的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患上感冒,引起“老病犯了”,即“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大量的临床研究统计数据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平均每年发作1~2次,有的甚至高达3~4次。每每急性发作1次病情就会加重1次,发作的次数越多越频繁,持续的时间越久,病情进展的速度就越快,最后导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致气道出现不可逆性狭窄而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久而久之还继发肺源性肺动脉高压,进而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严重时可以使患者失去生活能力而残废甚至失去生命。

  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是指器官、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伴或不伴有气喘为主要症状,呈反复发作的过程。尤其是晨起和夜间较为明显。不发作时一般不影响生活质量,可以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但是,当受凉感冒后症状会出现变化,如咳嗽频率增加、咳嗽力度加大,痰由白色黏液性或浆液性泡沫痰转为黄色粘稠或黄脓痰,或痰量由少变多明显增加,并出现气喘或气喘加重、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不少患者开始发热、不能活动、胸闷、憋喘、尿少、呼吸困难、心慌、口唇手指发绀、全身浮肿、神情焦虑、不想吃饭睡不了觉、腹胀等症状。去医院药物治疗效果也不那么快,不那么如意,严重时还需要呼吸机给予支持治疗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甚或因此丢了性命。鉴于此,每逢冬春季,很多慢支患者往往感到茫然无措、焦虑不安,家属也心情沉重、忧心忡忡。

  那是不是就没有办法防止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文献报道,慢性支气管炎的成因除了与内在的机体因素如过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年龄和营养缺乏如维生素C、维生素A以及家族遗传史有一定关系之外,更是与吸烟、大气污染、病毒或细菌或其它微生物感染以及气候寒冷密切有关,主要还是因为病人在感冒初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没有戒烟或少抽烟、没有得到良好的休息、饮食结构没有进行合理的调理、没有按医嘱服用减轻症状的药物而至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反复感冒,出现久咳不愈连续2年每年3个月即可导致气道结构发生改变。在慢支的发病过程中,除了家族性遗传因素不可控外,其他因素还是有办法控制的,由此可见,慢支的发生或慢支急性发作是可以预防的,慢支的发展也是可控的。下面,我粗浅地给患者朋友们介绍一些预防慢支复发(或称急性发作)的知识和方法,希望对此类患者朋友有所裨益和帮助。

  1,戒烟或控烟。因为吸烟的年龄越早,吸烟的时间越长,每天吸烟的量越多,患病率越高。减少吸烟或戒烟后,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缓解。吸烟还可使支气管痉挛,促使支气管产生非特异性炎症,有利于病原性微生物的侵袭。

  2,防雾霾。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的比重不断加大,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环境污染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其中大气污染的治理已迫在眉睫。大气中刺激性的烟雾、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气、臭氧等对支气管粘膜造成损伤,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分泌增加,为病毒或细菌入侵创造条件。因此建议,在雾霾天少出门最好不出门,关好门窗,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时净化室内空气,出门时戴好防雾霾口罩并定时更换防雾霾口罩。

  3,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平时应加强耐寒锻炼,尤其是在季节变化的秋季、冬季和春季。大多慢支患者因肺热肺燥而贪凉,常常疏勿大意乱穿衣物,因此保暖防凉特别重要。实在是忍不住要减少衣物的患者建议患者用围巾围好脖子,防止颈部受凉,因颈部有丰富的血管和穴位,易纳凉而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致慢支复发。同时,穿一件马甲护住胸部可以减少肺部被凉气侵袭的风险。耐寒锻炼的方法包括从入秋开始用凉水洗脸、洗鼻子,逐渐增加保暖衣物。

  4,适当喝水,尤其是罗汉果泡水和维生素C水,保持口咽部湿润防止和抵御病毒和细菌侵袭。因为咽喉部干燥易致病毒等微生物粘附于局部生长繁殖。房间干燥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患者卧室内可使用湿化器加湿空气,尤其在夜间更应注意,没有湿化器的病友可在暖气管边放置一盆水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5,可提前半月口服板蓝根冲剂,每天2~3包,分2~3次,有预防病毒感染和抗感冒的作用。

  6,注意饮食卫生,少或避辛辣油腻甜食,多蔬菜水果,尤其是梨、枇杷果、芹菜百合、萝卜等,还可进食芋头、山药、红薯等淀粉类食物,有利于健脾除湿,疏理肠道,去虚火,补肺阴。

  7,梨有生津补水、止咳止渴、养阴清肺的功效,可生吃、可煮水喝,还可与冰糖、银耳、百合、枸杞等配料煮汤喝,效果更好。当然,市面上也有秋梨膏可以买来,每次1勺,每天3次,对止咳亦有疗效。

  8,要保持大便通畅,多吃粗粮、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见3。中医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肺与大肠相表里。便秘易致肺燥热、肺津液丢失,一旦受凉,慢支易发。这就是为什么临床上经常见到慢支患者每每便秘后易出现呼吸道症状加重的原因所在。

  9,可服用些养阴清肺丸等中成药,对去肺火防慢支急发有益。

  10,可服用百灵胶囊或金水宝、冬虫夏草等中成药,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对预防慢支急性发作亦会有不少帮助。

  最后,我借民间流行的一句话:“急病看西医,慢病看中医”来建议慢支患者要做到慢支不发作或少发作的话,除了上述提的一些意见外可以看中医,服用汤药调理身体,相信对预防慢支急性发作定有积极作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