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阿莫西林在基层的十大运用

2017年10月14日 1832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莫西林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半合成青霉素之一,在我们基层,主要用于治疗哪些病症呢?

急性鼻炎

诊断要点:

1.鼻内干燥、灼热感或发痒感、打喷嚏、流大量清涕、鼻塞,嗅觉减退和闭塞性鼻音。并发细菌感染后,鼻涕变为粘稠脓性或脓性。

2.可有全身表现,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

3.鼻腔检查可见鼻粘膜、下鼻甲充血、肿胀,鼻底或总鼻道有较多分泌物。

治疗:

1.对症治疗。如发热头痛,扑热息痛0.5g,po。

2.中药治疗。如复方板蓝根冲剂2包,po,tid。

3.合并细菌感染,可用阿莫西林0.5g,po,tid。


急性鼻窦炎

诊断要点:

1.鼻塞、脓涕、头面部胀满和压迫感,嗅觉改变。

2.鼻内镜检查鼻腔内可见脓液,鼻腔黏膜充血水肿。

3.鼻窦CT可见鼻窦内液平面或软组织密度影。CT由于其分辨率高,观察病变较为细致和全面,是目前诊断急性鼻窦炎的较好指标。

治疗:

1.全身治疗。足量抗生素如阿莫西林0.5g,po,tid。对症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对变异性体质者可予扑尔敏4mg,po,tid。

2.局部治疗。如鼻内用减充血剂(1%麻黄素)和激素治疗、物理治疗、上颌窦穿刺冲洗术、鼻窦置换疗法、手术等。


急性咽炎

诊断要点:

1.起病较急,咽部干燥、灼热、粗糙、微痛,咽痛症状逐渐加重,后出现吞咽疼痛。

2.查体时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呈深红色,分泌物明显增多。以口咽外侧壁为著,咽腭弓黏膜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肿大,充血。软腭以及扁桃体亦充血。有时可见悬雍垂水肿下垂,软腭肿胀。

3.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多。

治疗:

1.局部治疗。病初可用碘甘油或者硝酸银涂擦咽壁。如炎症累及喉部,可用雾化吸入疗法。

2.对症治疗。如咽部疼痛较为剧烈患者,给予乙酰水杨酸口服。

3.抗生素治疗。对于咽喉部黏膜坏死性炎症,最好及时作细菌培养。


急性扁桃体炎

诊断要点:

1.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急,常有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关节酸痛。

2.咽痛明显,剧烈疼痛者可放射至耳部,常伴吞咽困难。有时可见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3.口咽部黏膜明显充血,可呈弥漫性。扁桃体、咽腭弓及舌腭弓充血更为显著。

4.细菌感染时可见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增高。

治疗:

1.抗生素治疗。病情轻者可给予阿莫西林。若病情较重或青霉素类治疗2~3天后病情未见好转,可根据药敏改用或将抗生素升级。

2.对症治疗。如咽痛剧烈或高热时,双氯芬酸钠,25mg,po。酌情使用激素。

3.手术治疗。


急性喉炎

诊断要点:

1.可伴有上感症状,同时有咽喉痛、痒、异物堵塞感、干咳或喑哑,自觉讲话费力,可完全失声。

2.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声带充血、水肿,喉黏膜亦充血肿胀,声带运动好,闭合有隙。

治疗:

1.声休,严格禁声。

2.抗炎治疗。如阿莫西林0.5g,po,tid。

3.激素治疗。声带明显充血肿胀者可予盐酸泼尼松 5mg,po,tid。

4.雾化吸入治疗、对症治疗及配合中医中药治疗等。


急性中耳炎

诊断要点:

1.耳痛、流脓、耳鸣、耳闷并伴听力轻度下降。

2.耳镜检查鼓膜充血肿胀,如有穿孔,可见脓液从穿孔处溢出。耳后乳突部可有压痛。

3.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耳聋。

4.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

治疗:

1.足量抗生素治疗。

2.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可用1%酚甘油滴耳。1%麻黄素和氯霉素眼药水与地米混合液滴耳。穿孔后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脓液后给予抗生素滴耳液滴耳。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诊断要点:

1.咳嗽、咳痰,先为干咳或少量黏液性痰,随后可转为黏液脓性或脓性,偶有痰中带血,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

2.呼吸音常正常,可在两肺听到散在的干、湿性啰音。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3. 周围血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较重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4. 大多数表现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治疗:

1.控制感染。

2.对症治疗。如发热,扑热息痛 0.5g,po。干咳,咳必清 25mg,po,tid。痰粘稠,盐酸氨溴索 30mg, po,tid。支气管痉挛,氨茶碱0.1g po tid。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断要点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除外非感染性疾病可做出诊断。

治疗:

青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患者,常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由于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故不单独用该类药物治疗。对耐药肺炎链球菌可用对呼吸道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需要住院的CAP,常用氟喹诺酮类、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厄他培南,可联合大环内酯类。


慢性胃炎

诊断要点:

1.慢性胃炎病人病程迁延,大多无症状或症状很轻。部分病人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无规律性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少数出现较重的症状,如疼痛、厌食、消瘦,酷似胃癌的表现。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体征很少。

2.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确诊要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在我国有50%~80%患者在胃黏膜中可找到幽门螺杆菌。

治疗:

1.对因治疗。根除HP联合方案有:1种PPI+2种抗生素(如奥美拉唑20mg+克林霉素0.5g+阿莫西林1g,每天2次,共用1周。)或1种铋剂+2种抗生素(如果胶铋标准剂量+阿莫西林1g+甲硝唑0.4g,每天2次,共用2周。

2.对症治疗。如铝碳酸镁1g,饭后2h嚼服,适用于胆汁反流者。


急性膀胱炎

诊断要点:

1.尿路刺激征,起病突然,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

2.尿液检查:①尿常规白细胞计数≥10个/HP,可有红细胞,但无管型:②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WBC≥15~20个/HP;③中段尿培养,菌落≥108/L。

3.其他辅助检查如有尿道脓性分泌物,应行涂片检查以排除淋病奈瑟菌感染,必要时可在感染急性期后或感染控制后行膀胱镜检查,或在发病后行B超、X线检查排除尿路结石等病因或诱发和并发因素。

治疗:

如阿莫西林0.5g,po,Q6h,连用三天。或氧氟沙星0.2g,po,bid,连用三天。3天疗法结束7天后尽管无临床症状,仍需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如无细菌尿可停药,仍有细菌尿则表示有亚临床型肾盂肾炎,应继续给予2周抗菌药物的常规疗程。


附:阿莫西林常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临床应用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6%,因反应而停药者约2%。

1.过敏反应症状:在使用阿莫西林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必须作皮肤过敏试验;注射后必须观察 3 O 分钟;应在有抢救过敏性休克的条件下才能注射青霉素类抗生素。一旦发现过敏性休克表现,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阿莫西林应遮光密闭保存。)


2.消化系统症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常见,症状一般较轻,大多不至停药。口服制剂可以饭后服用,静脉用药放慢滴速,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后,可以停用阿莫西林,加服生物制剂,根据具体情况纠正脱水、补充电解质和维持酸碱平衡。


3.肾功能紊乱:慎与其它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一次用药剂量不能过大,应分次给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应适当调整剂量,放慢滴注速度。对于出现血尿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有关药物的应用,给予止血、对症、支持等治疗。


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一旦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最好及时减量或停药,常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对症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