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你知道药物也可以引起关节痛吗?

2018年07月20日 460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我国目前关节炎患者估计有1亿以上,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骨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关节炎。在出现关节疼或存在关节炎而病因不清楚者,应当询问病人用药史,以除外药物性关节痛和关节炎。如果是由药物引起的关节疼痛,在停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疼痛科王祥瑞

痛风性关节炎

口服利尿剂(氨苯喋叮除外),或肌注汞撒利,或服用尿酸排泄药如羟苯磺胺,苯磺唑酮,治疗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所用的放射性磷,治疗恶性肿瘤所用的细胞毒素,抗高血压药物,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大剂量烟酸,可以影响尿酸从肾脏中排泄,而使血中尿酸的含量升高,有可能在组织中出现尿酸盐结晶。如果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中,则可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出现拇指关节、指、腕、踝、膝等关节红肿、疼痛等。

类风湿性关节痛

铁葡聚糖可加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疼痛,加重非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情况下服用此药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痛症状。

化脓性关节炎

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可以引起骨质疏松或骨的无菌性坏死,导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出现髋关节疼痛,跛行,出现关节痛。能明显降低机体抵抗力而诱发化脓性关节炎。如反复在局部关节腔内注射确炎舒松等,可以直接损害关节的滑膜而引起关节炎,注射时消毒不够严密而出现化脓性关节炎。反复大剂量抗菌素关节内注射可引起“感染性滑膜炎”。使关节反复疼痛,出现触痛和渗液。

过敏性关节炎

青霉素引起多种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嗜酸性细胞增高,直至发生严重威胁病人生命。也会出现关节疼痛,少数病人还有关节肿胀和轻度积液。药物所引起的这些过敏性关节痛和关节炎,在停用这些药物时即能消失。

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狂犬病血清、白喉、伤寒疫苗等均为异体蛋白,能成为抗原物质而引起过敏反应,发生血清病而出现关节痛、肌肉痛、发热、荨麻疹等。关节痛多数发生在用药后1~4天,常持续1周而消失。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注射后也可能出现过敏性关节痛。

巴比妥酸盐可引起血清病型的全身疼痛、关节肿胀。称为 “巴比妥酸盐风湿病”的关节痛。

缺钠性肌肉疼痛

钠离子是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在维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中起重要作用,钠离子与水分子结合为水合离子,使水得以保存,防止流失。钠离子在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和细胞膜通透性上起重要作用。过多使用螺旋内酯固醇引起缺钠性肌肉疼痛与痉挛。

低血钾性肌痛

利尿剂、皮质激素、促皮质激素、氯丙嗪、氨基水杨酸钠的大量应用可以引起。体内缺钾时,会造成全身无力、疲乏、心跳减弱、头昏眼花,严重缺钾还会导致呼吸肌麻痹死亡。此外,低钾会使胃肠蠕动减慢,导致肠麻痹,加重厌食,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药物引起的关节痛和关节炎,预后一般较好,但不可掉以轻心,应该防患于未然。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地观察,一旦出现关节肿痛等情况,应怀疑可能是药物所致。一旦证实,应当机立断,减量或停用或改用其他药物。一般症状和体征能够自行消失,不留后遗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