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儿童也应积极防治脂肪肝

2020年08月21日 786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哄吃哄喝、爱吃多吃及“圈养”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中国儿童肥胖发病率愈来愈高,2000年教育部、卫生部等五部委的全国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城市712岁学生肥胖率为12%,据报道我国目前肥胖儿童还以每年约9%的速度增长,为随之而来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培养了充足的“后备军”。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郭朋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哪些特征呢?有何危害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介绍。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成人中关注较多,与之密切相关的是肝功能异常、血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水平升高、血糖升高等,所以其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儿童脂肪肝的发病大家关注较少,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了解一下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儿童脂肪肝绝大多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而肥胖为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最主要发病因素,来自杭州的报道提示中重度肥胖儿童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已高达68%,儿童患非酒精性脂肪肝预后较成人差,肝穿活体组织检查研究显示,儿童脂肪肝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比率较高(可达68%),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需要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腰围与儿童NASH密切相关相关,有研究报道,在分析197例高加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儿童腰围和NASH纤维化关系后发现,在超过正常腰围90%儿童中,60%有明显肝纤维化。

但儿童NAFLD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多数儿童NAFLD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少数患儿可以表现为全身乏力,右上腹不适,肝脏肿大甚至黄疽、腹水、水肿、黑棘皮病等。NAFLD有家族聚集性,因此家族中有肥胖、脂肪肝、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者应警惕NAFLD的发生。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儿童脂肪肝不仅仅发生肝损伤的机会较大外,还与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密切相关,近期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在儿童脂肪肝中发病率高达29.3%,所以发生痛风、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进一步提升。

儿童NAFLD的病理与成年人不同,肝门周围炎症和纤维化存在于大部分患儿。主要分为两型:INASH表现为小叶内脂肪变、气球样变性、窦周肝纤维化,2HASH表现为肝门及其周围发生炎症、纤维化突出,而小叶内发生肝细胞气球样变性、Melloy小体、炎症、包浆纤维化改变却并不多。不同的组织学分型与儿童年龄、体重指数、性别、种族也相关。2NASH儿童的年龄比患1型的小,但要比 I 型的肥胖。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患2型的NASH。在亚洲、美州本土、西班牙的儿童中2型是主要的。疑似NAFLD儿童的诊断难以明确,可能存在多种肝病,需要应用有潜在肝毒性的药物,以及在对NASH进行药物治疗之前,必须通过肝活组织检查明确NASH的诊断。为了解脂肪肝的程度及纤维化情况,肝脏活检虽然公认是诊断儿童脂肪肝的金标准,但因其具有创伤性难以在儿童中开展,可以考虑无创的FibroscanCAP联合诊断,操作简便且准确性较高。

所以积极预防儿童脂肪肝发病非常重要,而减轻肥胖则是治疗重点。改变生活方式的非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儿童脂肪肝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并改善其肝组织学病变,目前作为儿童脂肪肝的一线治疗措施,如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但必须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提倡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体重下降不宜超过0.5kg。对于不能接受正规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或6个月干预疗效不佳时,需要考虑药物治疗。如维生素E,二甲双胍,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