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氟化物的口腔使用

2020年05月18日 1200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什么是氟。
氟的抗龋作用。
如何防龋。
氟中毒
如何用氟
F与牙齿氟是自然界固有的、也是人体代谢必不可少的化学物质。自然界的氟都是以化合物(氟化物Fluoride)的形式存在的;它在牙齿与骨骼发育和矿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利用氟素防龋所取得的成绩是本世纪预防医学领域引人注目的重大成就。
1901-1931年,英国Black和Mekay探索氟牙症病因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牙齿的颜色、结构变化与饮水中氟浓度有关,氟牙症患者龋齿较少。
1933-1938年,著名学者Dean等对氟牙症、龋齿和饮水氟浓度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发现了适宜的氟浓度,为以后应用氟奠定了基础。
l939年提出模仿天然含适量氟的水,实行自来水人工氟化来预防龋齿的设想。实际上是调节饮水中氟的含量。
1945,开始了自来水人工氟化来预防龋齿的科学试验,人类第一次在自来水中限量加入了一种营养素。与此同时,还开发了局部应用氟化物防龋的方法,对氟化物防龋的机制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氟的适宜应用已经成了最卓越的,最能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防龋公共卫生措施。
防龋机理
根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状况与氟化物专家委员会的报告,对氟防龋的机制作了如下陈述:实验室的研究指出,牙齿萌出后,口腔内保持恒定的低氟水平时,防龋最为有效。氟化物防龋的机理比较复杂,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1.氟化物能降低牙齿表层釉质的溶解度并促进釉质再矿化。相同酸度,如果存在氟化物,牙齿的溶解度降低,不容易发生龋坏。微小龋坏发生后,暴露在氟化物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龋坏逆转。
2.氟化物能抑制口腔中致龋菌的生长、抑制细菌产酸。致龋菌分解代谢食物残渣产酸,酸溶解牙齿中的矿物质形成龋坏,氟化物对该过程有抑制作用。
3.影响牙齿的形态结构。在牙齿发育期间摄入适量氟化物,可以使得牙尖圆钝、沟裂变浅。这种形态改变可以使牙齿易于自洁,抵抗力增强。
氟的毒性作用
      适宜剂量的氟可维持机体生理作用的需要。当机体摄入过量氟后,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氟化钠的成人致死量为5~10g,平均致死量为45g,儿童服用15mg/kg的氟可致死,而婴儿致死量仅为0.25g。
用很可能中毒剂量(probablytoxicdose,简称PTD)作为确定需立急诊住院治疗的指征。PTD是很可能导致急性中毒、很可能引起中毒的氟摄入阈值为每公斤体重5mg。
氟摄入量在5mg/kg以下,可服用一定量钙、铝、镁作为解毒剂如果摄入氟量达到或超过5mg/kg,应先迅速采用急救措施
  过量氟可从四个方面对机体造成损害
①氟盐接触潮湿的皮肤或粘膜包括胃粘膜后形成氟氢酸,引起化学灼伤
②作为全身性原浆毒抑制酶的活性;
③与神经活动所需的钙结合;
④导致高血钾症引发心脏中毒。
一次大量误服氟化物,可造成急性氟中毒,
急性氟中毒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肠道出血,血钙平衡失调,肌肉痉挛、虚脱、呼吸困难;重者引起心、肝、肾器质性损害,以至昏迷。
摄入过量氟可在4小时内导致死亡。
性氟中毒的急救处理原则是:催吐、洗胃、口服或静脉注射钙剂、补糖、补液以及对症治疗。
  最简单易行的现场抢救措施之一是迅速给患者补充大量牛奶,使牛奶中的钙与氟部分结合,从而减轻氟对机体的毒性作用,但仍需及时采取其他急救措施。  
饮水氟浓度达到3mg/L以上可产生氟骨症(skeletalfluorosis)和氟牙症。
  氟牙症(dentalfluorosis)又称氟斑牙或斑釉症,是在牙发育矿化时期机体摄入过量的氟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的釉质发育不全。
适量用氟
适量用氟对牙齿有益,能有效预防龋病,但如果氟化物过量则对机体有害。慢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氟牙症、氟骨症,以及神经、骨骼肌和肾脏等非骨相损害。慢性氟中毒是因为通过全身途径摄入过量的氟化物,主要来源有空气和水。燃煤或者用燃煤熏制食物、工业污染等可导致空气中氟化物超标。我国有很多地区水中氟化物的含量严重超标,是导致慢性氟中毒的主要原因。我们国家对氟化物的策略是“兴氟利,除氟弊”。
合理应用

主要介绍饮水加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和专业涂氟三种形式。
1.调节饮水中氟化物浓度
将饮用水中的氟化物调整到最适宜的水氟浓度(通常是饮水加氟),以达到既能防止龋病发生,又不引起氟斑牙等慢性氟中毒。饮用加氟已经得到全球150多个科学和卫生组织的认可,如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牙科联盟(FDI)、国际牙科研究学会(IADR)。全世界约有40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了饮水加氟项目,如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马来西亚、新西兰等。长期饮用适量氟浓度的自来水可以使龋坏减少50%。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已经对饮水加氟的安全性作了广泛和系统的研究,包括天然氟区和人工氟化区的健康、疾病和死亡率统计,尸体解剖,以及氟的代谢和毒理学等方面。结论是氟化到适宜浓度的自来水对人类安全没有任何威胁,既不致癌、不致畸、不致冠心病和不助长衰老。由于饮水加氟的效果和安全性,WHO自1958年首次发表专家委员会关于饮水加氟的报告并作出结论以来,随后曾多次在世界卫生大会上作出推荐的决议。
在技术上实行饮水加氟的重点内容之一是计算和监测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饮水中适宜的氟化物浓度。饮水加氟的不足之处是人们饮用氟化水的量仅占氟化水总量的2%-3%,因而会造成氟化物的浪费、增加供水设备的额外费用,并且在没有自来水供给的地区无法开展。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有些地方水中氟浓度较高,危害人体健康,在这些地区应开展除氟项目,降低饮水中氟化物浓度至适宜水平。
2.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
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已有100多项严格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每天两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有明显的防龋效果,使用2-3年可以降低25%龋的发生,如果持续使用,效果会更好。发达国家生产的牙膏几乎都是含氟牙膏,占牙膏销售总量的80%-90%以上,我国含氟牙膏的生产和销售也逐年增加。许多专家的共识是含氟牙膏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是龋病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WHO的专家呼吁并推荐在发展中国家促进含氟牙膏的使用,作为整个公共卫生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促进全人类的口腔健康。
含氟牙膏作为局部使用,很少被机体吸收,因而是安全的,正常使用不存在氟中毒的可能。但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因吞咽反射尚不健全,在刷牙时有时会吞咽部分牙膏,所以建议:
1)使用儿童含氟牙膏,儿童牙膏中氟化物的含量在500ppm左右,成人牙膏中氟化物的浓度一般为1000ppm;
2)减少每次牙膏的用量,只用豌豆粒大小;
3)成人监督,减少儿童的吞咽。此外在饮水氟含量过高,有地氟病流行的地区,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含氟牙膏。
事实上,只要按照上述说明合理使用,即使儿童用儿童含氟牙膏刷牙,也不会影响美观和健康。但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存在很多不公正的媒体宣传,使得很多人“谈氟变色”,家长不敢使用含氟牙膏。发达国家儿童几乎全部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并没有出现家长所担心的氟牙症。
含氟漱口液,适用于低氟区0.2%氟化钠(900mgFˉ/kg)溶液每周一次,0.55%氟化钠(230mgFˉ/kg)溶液每天用一次,5-6岁儿童使用5ml,6岁以上每次用1ml0含漱一分钟,5岁以下不应使用。
3.专业人员进行的局部涂氟
口腔专业人员将高浓度氟化物涂布在牙齿表面,也具有良好的防龋效果。氟化物有溶液、泡沫和凝胶等不同剂型,而且浓度也相差较大。口腔专业人员综合分析个体的龋易感状况,有针对性选择不同剂型和浓度的氟化物,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涂布在特定牙齿表面。由于专业用氟的浓度较高,一定要由专业人员实施操作,普通大众不能擅自使用,以免发生危险。
专业用氟后氟化物在牙齿表面会存留一段时间,为巩固效果,建议局部涂布后半小时不进食、不饮水。
(一)局部用氟
酸性磷酸氟溶液(APF),理化性稳定,不染色
从乳牙萌出(1岁)到第二恒磨牙萌出(13岁)之间,每6个月一次对口腔内已萌出的牙进行途布。
成人中毒计量与12.5ml(250mgNaF)1-12岁儿童则为成人计量的1/3-1/2,成人全口涂布用药量必须在2ml以内,通常1ml为宜。
(二)含氟涂料,即氟保护漆。将氟化物溶入一种有机溶液,涂布于牙齿表面几分钟内硬化以预防龋病的方法。氟保护漆被用于涂在牙齿表面,像一层防护衣,有利于预防新龋齿发生和阻断已有龋病发展。
氟保护漆安全吗?安全,氟保护漆从婴儿第一颗牙齿萌出时便可使用。氟保护漆用量很少。这种为牙齿供氟的方法在欧洲已使用超过25年。氟保护漆由FDA批准,并被美国牙科协会支持。
怎样操作?将氟保护漆涂布于牙齿上。操作快速简单,无异味,无痛,但孩子可能会哭,因为婴儿和儿童不喜欢在嘴里放东西。孩子牙齿在涂布完氟保护漆后会变黄,不过第二天刷牙后黄色会褪去。
记住,涂氟保护漆当天不要清洁孩子的牙齿,也不要给孩子吃坚硬或粘的食物。第二天早上给孩子刷牙时黄色会褪去。
氟能维持多久?每年涂氟保护层3-4次效果最佳。2-4小时内不进食,当晚不刷牙,涂膜一般保持24-48小时,4个月1次。
含氟凝胶与含氟泡沫均使用酸性磷酸氟,使用口腔托盘,一次性处理全口牙齿,在口腔内保留4分钟
我国氟化物防龋现况

在预防龋病和预防氟牙症等慢性氟中毒之间存在一个可供选择的既安全又有效的范围,合理用氟预防龋病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使用。
我们国家在短期内实施饮水加氟的可能性很小。目前的医疗卫生体制以治疗为主,预防措施少,口腔专业人员局部用氟非常有限。但现在政府正加大初期口腔卫生保健的投入,专业用氟受到重视,北京等一些城市地区已经开始由政府组织的针对学龄前儿童免费的专业局部用氟项目。
含氟牙膏的防龋效果在我们国家已有研究证实,但含氟牙膏的推广使用存在两个障碍。首先,媒体宣传不客观,片面强调用氟过量的危害,在大众心中造成疑惑、恐慌心理,不愿选用含氟牙膏。其次,学龄前儿童,规律刷牙的比例低,接触含氟牙膏的机会自然少,而我们国家学龄前儿童的乳牙龋坏又非常严重。迫切需要规范各类媒体宣传,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促进项目,使大众对氟化物有正确的认识,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