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402条结果

  •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临床上常常并发偏瘫肩痛,发生率高达30%,发病高峰期在脑卒中后4个月,发生偏瘫肩痛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肢体运动能力下降,偏瘫肩痛常常合并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上肢屈肌痉挛等。疼痛造成患者不愿进行功能锻炼,而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功能恢复时间减慢,且该疾病治疗起来非常困难,没有统一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对其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针刺、电刺激、热刺激等。偏瘫后肩痛伴运动障碍的最佳治疗方案存在很多争议,目前采用肩胛控制训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肩胛骨活动度训练首先在肩胛平面上进行肩胛骨的主被动活动训练,如肩胛胸壁关节活动受限明显时可选取侧卧位,用枕头将患肢支撑在旋转中立位,治疗
    张凯卓 助理医师 2017-12-08 16:10:17
  • 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脑卒中患者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的损伤,致使牵张反射失去高级中枢的控制,加上偏瘫侧上肢肌肉痉挛,关节固定、活动减少,血液循环不良,营养差等因素造成关节肌性挛缩,不能抬举、握物【1】。人体生长发育程序呈现出运动发育由头到尾,由近端到远端、由粗大运动到精细运动、由静态的控制到动态的控制的规律【2】。运动控制发育在上肢常先开始出现在近端肩胛骨、肩部,并逐步扩展到肘和手【3】。依据人体神经运动发育规律,上肢运动控制发育开始于肩胛【4】。因此,在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进行康复时,首先要对肩胛的功能进行改善。肩胛肌群(前锯肌、菱形肌、肩胛提肌
    张凯卓 助理医师 2017-12-08 16:12:38
  • 1、一侧三角肌肉萎缩发生此类肌肉萎缩后,患者会明显感觉到肩关节外展不能或者外展力弱,患者通常不会伴有其它肌肉萎缩,但腋下有压痛。这是发生此类肌肉萎缩时所表现出的一些症状特点。2、双侧肩胛肌肉萎缩对有急性病史的患者来说,通常没有感觉异常和局部压痛的症状,但双侧肩胛肌肉萎缩患者会伴有两侧上肢或者是胸壁感觉分离,这也是肌萎缩主要的症状表现之一。3、双侧胸锁乳突肌肉萎缩此类肌肉萎缩患者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首先患者伴有一些全身性的肌肉萎缩,会出现行动起步困难、严重患者不能站立、性腺萎缩等症。这也是肌萎缩主要的症状表现之一。4、一侧背阔肌肉萎缩此类肌肉萎缩的症状通常不会伴有同侧肱三头肌萎缩,但患者的
    刘春娟 健康号 2017-11-23 00:57:43
  • 肩-肱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症状,在偶然情况或医师进行家谱分析时发现。幼年或青春期隐匿发病,发病后数年才被发现。面肌受累较早,表现为睡眠时闭眼不紧、吹气无力、苦笑脸容。逐步出现颈肌、肩胛肌、肱肌的萎缩、无力。肩胛和肱部肌肉萎缩,两侧肩峰明显隆突。整个肩胛部类似“衣架”。前臂肌肉正常。病程发展缓慢,躯干和骨盆肌较晚累及。肢体远端肌肉很少萎缩。偶伴腓肠肌肥大。多数病例不影响寿命。
    2022-12-09 18:06:24
  • 总体可表现肌肉无力、肌肉面积明显减小,肌肉收缩困难,具体的可根据不同部位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1、大腿肌肉萎缩:多见于骨头坏死的患者。一般经正规治疗,可恢复。2、小腿肌肉萎缩:主要表现为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和一般的肌肉相比明显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3、手肌肉萎缩:是肌肉萎缩的一种。4、肩胛肌肉萎缩:常表现为肩胛肌和骨盆肌的萎缩和无力。如颈肌的无力,有些患者需用手支撑才能将头抬起。肩胛肌肉萎缩构成翼状肩胛。5、骨间肌和鱼际肌萎缩:一般是先从手部开始出现无力、萎缩,再随病情发展到一侧或两侧,骨间肌等萎缩而呈爪状手。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当出现上述情况时,一定要
    刘晓峰 住院医师 2018-08-22 19:47:31
  •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发病时间较长的疾病。运动神经元病疾病的出现给我们的身体来了许多的痛苦,给患者的生活来了很多的不便。我们应该早些了解运动神经元病的症状,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早发现和早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症状因病变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类型有四大类: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最常见。发病年龄在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方式隐匿,缓慢进展。临床症状常首发于上肢远端,表现为手部肌肉萎缩、无力,逐渐向前臂、上臂和肩胛发展;萎缩肌肉有明显的肌束颤动;时下肢则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症状通常自一侧发展到另一侧。基本对称性损害。随疾病发展,可逐渐出现
    健康小管家 2020-11-28 10:12:44
  • 症状:1、一侧三角肌肉萎缩发生此类肌肉萎缩后,患者会明显感觉到肩关节外展不能或者外展力弱,患者通常不会伴有其它肌肉萎缩,但腋下有压痛。这是发生此类肌肉萎缩时所表现出的一些症状特点。2、双侧肩胛肌肉萎缩对有急性病史的患者来说,通常没有感觉异常和局部压痛的症状,但双侧肩胛肌肉萎缩患者会伴有两侧上肢或者是胸壁感觉分离,这也是肌萎缩主要的症状表现之一。3、双侧胸锁乳突肌肉萎缩此类肌肉萎缩患者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首先患者伴有一些全身性的肌肉萎缩,会出现行动起步困难、严重患者不能站立、性腺萎缩等症。这也是肌萎缩主要的症状表现之一。4、一侧背阔肌肉萎缩此类肌肉萎缩的症状通常不会伴有同侧肱三头肌萎缩,但
    钱柯 主治医师 2017-12-10 16:26:25
  • 束颤动),仰卧位不易起来。 (3)婴儿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母体内或出生一年后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四肢和躯干的肌肉无力和萎缩。因此,在母体内发病的胎儿是感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出生后发病的患儿哭声微弱、明显紫绀、全身弛缓性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萎缩以骨盆和下肢近端开始,向肩胛、颈项部和四肢远端发展。颅神经支配的肌肉也极易损害。但临床少见肌束颤动。智力、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相对完好。 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方法如下: 1、饮食注意营养。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多由虚所致,加上得病日久,五脏俱损,所以在日常生活饮食中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蛋白的摄入,清淡避免油腻,慎
    刘兰英 副主任医师 2017-04-06 11:15:10
  • 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若上、下运动无损伤同时存在,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临床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硬化最为常见。1、婴儿型:婴儿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患者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者会出现四肢和躯干的肌肉无力和萎缩。2、少年型:少年型发病其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或青少年时期最容易发病,走路时不稳、站立时腹部前凸、进而肩胛与上肢近端肌肉无力与肌肉萎缩、仰卧位不易起来。3、成年型:成年型的多发病与中年的男性,患者会出现患者会出现萎缩和肌无力、肌肉肌束颤动、甚至还会发展到下肢或颈项肌肉,引起呼吸麻痹。4、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最常见的,多发表于10-50岁之间的男性,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逐渐
    2022-09-23 20:36:16
  • 首发症状为单手或双手小肌肉萎缩、僵硬无力,逐渐累及前臂、上臂及肩胛肌群,受累肌肉萋缩明显,肌张力降低,可见肌束颤动、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减弱。
    培土滋元汤肌营养不良 2023-03-15 13:59:54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