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7,939条结果

  • 在足踝部损伤中经常出现距骨骨折并脱位,距舟脱位、跟距关节脱位等,足部张力较高,如不及时复位固定,常有皮肤坏死风险,复位后距骨骨折如何处理,也是很多医生头痛的事情,如果切开复位,常常取内侧及外侧联合切口,对距骨血运破坏较大,如骨折不好复位,还需要截骨,踝关节严重损伤,如距骨体部后方骨折,复位时还可能损伤管处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组织结构,术后并发管综合症,导致患者前足跖侧感觉减退,失神经营养,皮肤溃破,严重影响患足功能。如果距骨脱位在麻醉复位后,利用关节镜技术,可以骨折复位、固定,在不破踝关节解剖结构、不破坏距骨血运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距骨复位固定。促进了距骨骨折的愈合,有利于
    李正勋 主治医师 2018-08-23 20:45:44
  • 踝关节韧带损伤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性断裂两类,前者称为踝关节的扭伤或捩伤,后者可发生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三角韧带、胫腓全部韧带或部分骨间膜同时损伤时,可出现下胫腓分离和距骨向外脱位。临床上以外的腓距前韧带损伤和胫腓前韧带损伤为多见,三角韧带损伤常合并在踝关节骨折脱位中。上海市同济医院关节外科孙业青大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上可发现患者的外前下方肿胀疼痛、局部出现压痛、皮下产生瘀斑,关节活动受限及跛行等。将足被动跖屈并翻时疼痛加重,而 背伸和外翻时可使疼痛减轻。当其完全断裂时踝关节处于跖屈位时可使距骨产生向前的位移,韧带损伤除有区域疼痛肿胀、皮下淤血、青紫、足运动受限外
    孙业青 副主任医师 2018-07-12 01:30:22
  • ,可见距骨弓水平上无回声关节,神经AV位于关节前靶点:关节中部平面外由向外或外向内向行走技术超声引导腓肠神经阻滞常见病变继发于创伤的压迫性神经病靴子综合征临床相关解剖胫后神经分支胫神经(内侧腓肠皮N)和腓总N(外侧腓肠皮N)延续与小隐V(SSV)伴行,沿跟腱(AT)外侧面纯感觉神经:小腿后外侧面、足外侧面至第五趾基底和足跟外面超声引导技术外略上后外略后可见小隐V,腓肠N位于V略后小腿中下1/3短轴外周神经特征性成束、蜂巢模式后入路(AT外侧)针向外神经周围产生晕轮超声引导部腓浅N阻滞临床观点下肢远端手术:结合腓深、胫和隐N阻滞或腰丛阻滞炎症或卡压糖尿病神经病电诊断测试MRI或超声临床
    俞晓杰 主治医师 2018-11-09 10:53:07
  • 为复杂区域疼痛综合症(CRPS)患者提供持久的长期镇痛具有挑战性,物理治疗往往是多学科方法的焦点,而阿片类药和微创手术应用甚少。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鞘给药系统(IDDS)对CRPS患者的长期疗效。 对2000-2013年间植入IDDS的CRPS患者连续4年及以上的随访进行分析。结果包括疼痛强度和口服阿片类药物摄入量。主要预测指标是鞘阿片类药物的剂量,而齐考诺肽、布比卡因和可乐定则作为次要预测指标。 在随访的1653例IDDS中,62例主要用于CRPS相关疼痛的植入,26例有4年或4年以上的完整随访数据。我们观察到结果中,疼痛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明显
    杨晓辉 副主任医师 2018-11-30 14:24:10
  • 周围(往往扩展到足趾)烧灼或针刺样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时减轻。站立,行走或穿鞋时疼痛出现。 轻叩或触诊胫后神经在内下侧受压或外伤的部位常产生远端的刺麻感(Tinel征)。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对所有准备进行足部手术的病人都应作此检查。当神经区域肿胀时,应寻找其原因(如风湿病,静脉炎或骨折)。 治疗 用胶布将足固定于自然位置或轻度翻,或在鞋上装上矫正器以保持足在内翻位置以减少胫后神经的张力。胫后神经在纤维骨管内没有真正受压时,不溶性皮质类固醇与局部麻醉药作局部浸润治疗可能有效。外科手术只用于那些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
    楼尉 主任医师 2016-08-24 10:26:50
  • 局部疼痛和压痛。体格检查时,和健侧对比,按压该处会感到明显疼痛,双侧明显不对称。由于正常跗骨窦将疼痛肿胀局限在该区域。站立和行走会使内部压力增高,加剧症状。刚扭伤的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时间推移,跗骨窦疤痕组织增生,存在慢性炎症,症状日益加重。有些患者还可能伴有扁平足畸形和距关节不稳。鉴别诊断的要点是要排除其他特定原因引起的疼痛(例如,韧带损伤、腓骨肌腱炎、跟骨前突骨折、距骨桥、应力性骨折等)。X线、磁共振和肌骨超声有助于鉴别诊断。 大多数跗骨窦综合症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 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 1、改变运动方式:避免进行那些会加剧症状的活动。 2、选够一双舒适的鞋:选
    翁蔚宗 主治医师 2020-09-16 22:51:03
  • ,最大60岁,有2例合并侧副韧带损伤,病程最短1小时,最长25d,单纯踝关节骨外侧肿胀11例,伴外及足背肿胀15例,全足肿胀4例。 治疗方法  观察组用消肿定痛膏外敷在内外的前方胫腓韧带的前方,另外在内外外侧分别用止压垫垫高后,用弹性绷带加压固定患足。同时内服复方夏天无片每次2片每日3次,外用药物2d更换1次。对照组不用外敷药物。 疗效标准:治愈:一周疼痛肿胀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2周疼痛肿胀消失,功能正常。有效:肿胀在3周减轻,但活动后加重。无效:肿痛无变化。 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15例,占50%。显效:14例,占46.7%。有效1例,占3.3%,对照组治愈10例,占
    党建军 主任医师 2018-08-15 15:31:31
  • 症状1.患肢疼痛2.肿胀、皮下青紫3.功能障碍。病因关节以前受过多次的创伤,这些创伤导致了关节面的软骨,关节的滑膜发生了一些炎症,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踝关节损伤。检查1.局部查体。2.X线检查。诊断首先要询问病人以前一些的情况,以及首次关节受伤的情况,以及后来关节有没有多次的反复的受伤; 也要了解一下每次受伤以后,怎么进行治疗的,接下来做一些局部的检查。X线检查。治疗踝关节损伤后最常见的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影响站立行走。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介绍:1.踝关节韧带损伤: 踝关节韧带包括韧带、外韧带以及胫腓韧带。韧带又称三角韧带,自前向后分为胫距前韧带、胫根韧带和胫距后韧带;外
    曾海 主任医师 2017-12-15 09:25:51
  • 下方的局部疼痛和压痛。体格检查时,和健侧对比,按压该处会感到明显疼痛,双侧明显不对称。由于正常跗骨窦将疼痛肿胀局限在该区域。 站立和行走会使内部压力增高,加剧症状。刚扭伤的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时间推移,跗骨窦疤痕组织增生,存在慢性炎症,症状日益加重。有些患者还可能伴有扁平足畸形和距关节不稳。鉴别诊断的要点是要排除其他特定原因引起的疼痛(例如,韧带损伤、腓骨肌腱炎、跟骨前突骨折、距骨桥、应力性骨折等)。X线、磁共振和肌骨超声有助于鉴别诊断。大多数跗骨窦综合症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1、改变运动方式:避免进行那些会加剧症状的活动。2、选够一双舒适的鞋:选对了
    万方 主治医师 2020-12-16 16:51:15
  • 。1.活动度练习:在开始功能康复之前,应首先进行活动度练习。经过门诊医生评估后,在疼痛耐受的情况下开始进行负重和踝关节活动度(背伸、跖屈、翻、外翻)康复。早期阶段,尽量减少翻和外翻练习。待韧带区域压痛缓解后,可适当增加翻和外翻练习。鼓励专业运动员进行高频次缓慢、无痛的关节活动度练习。2.拉伸练习:应从开链踝关节运动和上肢辅助非负重背伸拉伸练习开始,然后进行闭链站立小腿拉伸和拉伸练习。此外,应尽早开始跟腱拉伸练习。3.抗阻练习:在关节活动度恢复后,可开始抗阻练习。首先,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进行等长练习;然后,在疼痛耐受的情况下使用弹力带等辅助工具进行等张抗阻背伸、跖屈、翻、外翻练习
    用户8dgkrcu 2022-05-08 00:09:25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