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如何治愈多年不愈的痛经?

2017-05-24 来源:微医

       她是我诸多患者中一个,她47岁了,有多年的痛经和月经增多,痛经每次来月经的时候都疼痛难忍,需要服用止痛药,月经量多也导致了严重的贫血,曾经血色素最低到了60g/L。

       她患有的是一个叫“子宫肌腺症”(又称腺肌症)的疾病,她曾经多次求助于医生,中医治疗无效,西医去了大多数的医生都让她切除子宫,她又不愿意。

       子宫肌腺症是导致痛经的一个常见病因,我之前曾经写过痛经和子宫肌腺症的科普文章,详见我微信公众账号里面的历史文章(《科普:为什么会痛经?》;《子宫肌腺症-------痛经的一个常见原因》)。子宫肌腺症的痛经往往是比较重度的痛经,止痛药也往往难以控制,往往最后需要切除子宫。

       她有强烈的保留子宫的愿望,B超提示她子宫壁有回声不均,可能是子宫肌腺症的情况。经过核磁共振的检查,我们进一步明确的她的病灶范围,从图1和2可以看到他的子宫前壁明显增厚了,和正常后壁仅有2cm左右的肌壁内相比较,增厚了整整一倍,而且里面星星点点,布满了出血以后导致的亮点。这次来月经的时候,这些亮点的病灶部位也会跟着出血,和宫腔出血不同,这些血无法排出来,就会导致严重的疼痛。

图1. 子宫核磁共振(矢状位)提示子宫前壁有一处44.4mm*68mm的肌腺症病灶。

图2. 子宫核磁共振(横断面)提示肌腺症的病灶位于子宫右侧,约65.3*65.3mm

       在过去,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子宫切除手术是解决子宫肌腺症较为彻底的方法,但是毕竟有些患者年轻,有些患者还有生育要求。手术切除病灶是一种选择,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或者开腹手术进行,手术毕竟会存在着创伤、疼痛、出血、粘连的问题,也是很多患者不愿意的。曼月乐的方法也是治疗子宫肌腺症的一种保守方案。

       高强度聚焦超声是最近10多年兴起的一种不开刀治疗子宫肌腺症的方法,它的原理类似于太阳灶,但是不是把太阳光聚集起来烧水,高强度聚焦超声是把超声波聚集起来,当超声波在身体里面聚焦在一点的时候,局部的温度可以逐渐升高,一旦生到65度以上,靶点的组织就会被破坏发生坏死,而在超声波通透路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腹膜、膀胱、子宫肌层等部位,因为局部的能量没有达到这么高的温度,就不会坏死,也不会产生损伤。

图3. 核磁共振引导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设备(磁波)

       我们对这个病人就采用这样的技术,这种技术是在核磁共振的机器下做的,称之为“磁波”。治疗中核磁共振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治疗过程中病灶所在的位置,并可以对治疗靶区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调节单次辐照的剂量,使得病灶部位的温度达到65度以上,同时对治疗区以外的温度也进行监控,避免副损伤的出现。


图4. 治疗前规划出要破坏的病灶范围

图5. 治疗前规划出的治疗靶区

       在今年8月29日我们对她实施了这次治疗,治疗前,我们画出了病灶所在的范围(图4、图5),然后智能的计算机根据我们所画的病灶范围以及标定出来的危险区域,自动帮我们设置了这些绿色的需要治疗的靶区,共规划出79个点(图6)。    

    

图6. 计算机规划出来的治疗靶点

       然后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我们开始一点一点地将靶点的能量提升到65度以上,图7展示了我们治疗一个点的过程,左边图绿色框显示的是目前正在治疗的区域,蓝色显示的是已经做了治疗的区域,右侧的图显示的是在治疗过程中靶区的温度情况,右下图显示的是靶区的温度曲线,在治疗过程中和结束以后都可以看到靶区的温度升高的情况。

图7. 治疗过程

       经过2个多小时,80多个治疗靶点的消融,她的病灶基本上被破坏,考虑到她有月经过多,没有生育要求的情况,我将设定的治疗区域尽可能包括了一些子宫内膜,以减少术后她的月经过多的症状。

图8.治疗完成后即刻的复查提示子宫前壁的病灶被破坏增强核磁共振提示无血供

       磁波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不同,它可以说是无创治疗,没有伤口,没有出血,也不需要住院,在治疗完成后,在治疗室休息没多久她就回家了。

       治疗结束1个月以内,因为子宫内膜受破坏的影响,她有一段时间排液,经过2次月经以后,她欣喜地告诉我,她的痛经已经完全好了,血色素也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佳状态,145g/L。

       当然,从我的角度来说,子宫肌腺症这次治疗的成功,并非意味着她一定不会复发,一般情况下需要综合治疗,若不切除子宫,手术还是聚焦超声都会存在着复发的可能性,配合曼月乐环预防复发或者辅助生殖的方案让病人怀孕都是后续需要考虑的方案。

       子宫肌腺症,曾经是一个非常难以治愈的疾病,现在我们又多了一种不开刀可以治疗疾病的武器,希望我们的点点努力可以让病人减少创伤,生活过得更加有质量。

专家团队介绍:

点击上图,进入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