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秋末冬初谨防高血压

2019年10月12日 946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天气逐渐转凉,因血压升高来看病的中老年朋友日渐增多。有的原本血压不高,现在突然发现升高了;有的原本血压控制好好的,现在控制不好了,且波动增大,同时出现头晕、头昏及头疼等不适症状;有的高血压患者抱怨自己吃的药没以前管用了,以为用药时间太长出现了耐药,要求换药......        其实,血压的这种波动和变化跟服药时间长短没关系,也不是耐药问题,而是和季节变化有关系。血压随季节变化的现象不仅存在于高血压人群,同样也存在于正常人,无论血压是否控制,是否服用高血压药,这种变化都持续存在,是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过程。
    血压随季节变化的现象与气温有关。祖国传统医学早就认识到寒冷会影响血脉流动,故有“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涩”“寒则血凝滞”之说。现代医学认为气温降低,会直接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管阻力增加;气温降低还会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醛固酮系统,引起心率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强以及血管收缩,导致心输出量和血管阻力增加。      心输出量和血管阻力是血压的两大决定因素,心输出量和或血管阻力增加,会导致血压升高。打个比方,就好像狭窄的河道遭遇了过多的雨水,河床的压力陡然升高;又好像高速路上,四道变两道时突然涌入的大量车流,交通的压力突然升高。因此血压随季节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秋冬季节血压高于夏季,导致秋冬季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出现并发症的也多。
    血压随季节变化的另一个特点是昼夜节律的异常。正常情况下,日间血压高于夜间血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下降10%-20%,故血压随时间变化呈现“勺型”特点,称作勺型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图上,像极了“北斗七星”连起来的曲线。当夜间血压降低不明显、或过度下降或反常升高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图上,正常的“勺型”特点会消失,提示患者存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当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不足10%,称作非勺型血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超过20%,称作超勺型血压;当夜间血压超过日间血压时,则称作反勺型血压。秋冬季节血压节律异常以非勺型、反勺型多见,部分老年患者出现超勺型改变。
    秋冬季节的血压升高以及昼夜节律异常容易导致心脏、脑血管、肾脏、外周血管等出现不良事件,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肾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等。
    因此,秋末冬初,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要密切关注血压的季节性变化,除了关注日间血压升高外,还要关注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适当增加日常检测血压的频次,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尽早发现血压升高和节律异常,及时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做好预防,避免出现血压大幅波动,并使昼夜节律回复正常,只有这样才能平稳度过多事之季,避免因为血压波动导致各种心脑等血管事件发生。
    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也要特别注意防寒,内经有云:冬三月,此为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因此适当调整生活习惯,调整起居时间和饮食习惯,避免受寒,避免生冷刺激,顺天应时,方为预防之道。
    在此,祝福大家一年四季,季季血压平稳,血压稳,心才真的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