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末伏时节,想健康,做“三防”,食“三果”,秋冬少生病

2019年08月16日 8678人阅读

俗话云:“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末伏,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的交替点。

8月11日-8月20日,是末伏的10天,过不好末伏,对身体伤害巨大。

“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就是末伏天气的特点。

此时,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时间点,末伏过的好,秋冬可以少生病。

要想安然度过末伏,首先,要闯“三关”,做“三防”,食“三果”,助力秋冬少生病


末伏已至,想健康,要闯过“三关”,秋冬才能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关:气温关

末伏时,白天温度高,早晚凉飕飕。

此时,昼夜温差大,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心血管病和中暑。

当气温超过32℃时,心血管负担增加,易诱发心梗、脑血栓等疾病。

在末伏时节,人体能量消耗大,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撑不住,导致中暑。

因此,此时,一定要更加注意,在早晚,可适当加衣服,过好温度关。

虽然讲究“秋冻”,但并非人人适合,心血管病、呼吸道病、慢性胃病者,尤其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第二关,脾胃关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

末伏,还处于长夏,此时,一定要注意养好脾胃。

一旦,脾胃受损,不但会造成肠胃疾病,还会为秋冬进补留下隐患。

因此,末伏时节,一定要健脾祛湿,养好脾胃,助力身体健康。

此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贪凉,少吃冷饮,多食粥,有助于健脾和胃。

第三关:干燥关

末伏时节,凉风来袭,汗液往回收,津液往里走,如收敛严重,会让体表感觉干燥,出现鼻孔干、嗓子干、皮肤干、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等。

甚至,此时,很多人会出现风燥感冒,咽喉干、嗓子紧,连咳嗽都是干咳。

末伏后,天气越来越干燥,要注意“秋燥”伤肺,诱发肺部疾病。

应对干燥,及时补充水分始终重要,末伏时节,要注意做喝水,小口慢慢喝,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此外,喝点热茶,吃点滋阴润燥的食物,也都非常有必要。


末伏已至,做好三防,少生病

一防秋燥,多饮茶

末伏,多饮茶水,可对抗秋燥,还可好促进排毒,对秋冬进补,大有益处。

尾参茶,泡水喝,可滋阴润燥,对抗秋燥之症。

尾参,是生津润燥的佳品,用其泡水喝,可养阴润肺、益胃生津,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增强免疫力之效。

尾参,含有的维生素A,对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可以很好的对抗秋燥不适。

二防感冒,重饮食

由夏入秋,是“风燥型感冒”的高发期,特点就是“干”,通常反映为喉咙干痒、干咳。

末伏时节,天气较热,开始以燥为主,此时,对付感冒,重点是滋阴润燥。

想要滋阴润燥,重点要注意饮食,可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比如,梨、藕、芦柑、柚子、荸荠、葡萄等。

亦可煮点杏仁汤喝,对于预防风燥感冒,有不错的效果。

三防胃病,饮花茶

末伏时节,早晚风凉、温差大,是消化道疾病高发期。

早晚温差大,再加上贪吃冷饮,寒凉的瓜果,容易导致胃痛等疾病发生。

此时,一定要注意,养护好胃病,日常不妨多喝点花茶,可暖胃止痛。

花茶,性质温和,对于暖胃养胃,十分有益。

山刺玫花,泡水喝,可暖胃止痛,改善胃脘痛。

山刺玫花,是一种野生的小玫瑰,其性质温和,用其泡水喝,可养胃止痛。

《纲目拾遗》记载,将其阴干,冲汤代茶服,可治肝胃气痛。

经常泡上一杯,能治腹中冷痛,胃浣积寒,顺行血气、安神、通便,降火气,调理血气、活血化瘀,缓和情绪。

末伏时节,多用山刺玫花泡水喝,对于胃肠健康,十分有益。


末伏时节,多食三果,有益健康

1、葡萄

末伏时节,由热转寒、阳消阴长,饮食要遵循“养、收”的原则。

中医认为,酸味,可收敛、固涩,此时,吃点葡萄,是不错的选择。

葡萄,可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能帮助机体排毒,解内热。

其中,红葡萄,可软化血管、活血化淤,有心血管病的人不妨多吃。

白葡萄,有润肺的功效,适合咳嗽、呼吸系统不好的人吃。

绿葡萄,则偏重清热解毒。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阴养肾。

2、秋梨

梨,肉脆多汁,酸甜可口,可清热解毒,润肺生津,可缓解秋燥,对抗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等情况。

秋梨,可以生食、榨汁,也可以炖煮或者熬膏。

梨可以补水,养阴润肺,而且对嗓子特别好,末伏时节,多吃点秋梨,也是不错的选择。

3、核桃

秋季吃坚果,核桃,是深受百姓喜爱的坚果之一。

核桃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非常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可保护心血管。

核桃仁表面,有层褐色的皮,它的抗氧化物质,几乎都在这层薄皮里,吃的时候虽然有点涩,但最好不要去掉。

所以,末伏时节,吃点核桃,对于身体健康,十分有好处。

末伏时节,守护阳气,多晒太阳

阳气,生命之根,人体阳气充足,才能光耀五脏六腑,带来长久的健康。

末伏时节,要保护好人体阳气,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少生病,更健康。

晒太阳,是补阳气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1、晒后背

后背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所以,晒后背,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晒后背,可以选择上午9点至10点,或者是傍晚夕阳快落山之前。

晒后背的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为宜,出少量汗、微微困倦效果最佳。

2、晒头顶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

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是百脉所会之处。

晒太阳时,一定要让阳光晒过头顶,有助于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