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浅谈 迟发性运动障碍

2020年12月27日 1280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浅谈 迟发性运动障碍(TD)

           

一、概念:TD是一种由长期较大剂量服用药物后出现的刻板重复、持久、异常的不自主运动。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最严重和棘手的椎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较高。与药物的种类,剂量,个体差异有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率约20%-30%,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有调查显示,年龄>50的患者,TD发生率高达5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国内目前尚无相关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既往研究对对TD的发生机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多巴胺受体超敏,r-氨基丁酸缺乏,氧化反应及神经毒性假说,这些假说均不能很好解释TD发生。近年来研究者一致认为遗传易感性,环境,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精神疾病,尤其是SCH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TD的发生是遗传和表观遗传(基因的核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假设很好的解释了TD患者在撤药后此症状不能自然缓解或消失这一临床现象。但也有学者认为TD的发生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基底节神经元持久改变有关。也有学者研究认为TD患者基底节存在过量脑铁沉积,并与TD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易引起TD发生的药物:最常见者为酚噻嗪类,如氯丙嗪,奋乃静;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等;2.罕见于抗抑郁药物,有个案报道SSRIs艾司西酞普兰也会引起TD发生。

三、临床表现:成年人面部和口周不随意运动最显著,儿童以肢体不协调运动更明显。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女性较多见,伴有脑器质性病变的老年患者居多,常见如下具体表现:

1.口舌颊三联征,如张口,伸舌-捕蝇舌症,咬牙,咀嚼,噘嘴,抿嘴,眨眼;严重时出现构音不清吞咽困难。

2.肢体不自主的重复运动或抽动,如耸肩,四肢舞蹈样动作,手部指划样动作);

3.躯干肌运动不协调,躯干扭转性运动及古怪姿势,角弓反张,弓背耸肩;

 4.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感觉异常或疼痛。

四、临床诊断与鉴别:1.至少3个月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史;2.表现为至少1个部位的重度不自主运动,或两个部位轻度的不自主运动;3.无其他可能导致不自主运动的疾病所致。在不知患者用药史情况下,与恒延顿病,特发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难以鉴别。

五、治疗和预后

TD一且诊断明确,应逐渐减量抗精神病药或停药,停用抗胆碱能药物,一般在停药后数月或1~2年内运动障碍可逐渐地缓解或消退,如需继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换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如氯氮平、甲硫哒嗪、舒必利等。维生素E和B6,多奈派齐,褪黑素及支链氨基酸或许有效。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自由基俘获和神经营养的双重作用-中华精神科杂志49卷第1期)、2020年4月11日(美国当地时间),FDA批准了INGREZZA(缬苯那嗪胶囊)上市,用于治疗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2020年5月18日氘丁苯那敏(商品名-安泰坦)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HD及成人TD,为TD患者点亮了新希望。

护理要求:早发现、早识别症状,是做好护理本症状的护理关键。发生TD后部分患者咽喉肌群运动失调,发生吞咽困难,导致呛咳或噎食,是危机患者生命安全的原因之一。因此半流食或者流食,必要时鼻饲奶,或静脉输液。口舌颊患者教会口唇舌正常运动,自我控制,深呼吸,咳嗽动作等。走路不协调穿软底鞋,病区地面保持干燥,平坦,防滑。

该病重在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谨慎选择药物,一旦发生则预后不良,具有明显的致残性且死亡率高,一旦发生很难逆转的特点,目前临床尚无特异性干预手段。

                          

参考资料:沈玉邨精神病学(陆林版);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华精神科杂志(第2期);

中华精神科杂志(49卷第1期第50-53页);          

中华精神科杂志(51卷第1期第13-19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