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各种各样的色斑你知道哪几种?

2020年10月21日 8849人阅读

  现在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有什么美颜、P图……哈哈,因为很多人说,不然自己都看不下去的照片就不拿出来「献丑」啦。朋友圈里从来就不缺美女,清一色吹弹可破、光洁无瑕的瓷肌娃娃。

  不过,这大多数要归功于咱们的智能手机——美颜技术已然成为妹子们不可或缺的强大武器。

  但是,无论你在朋友圈里多么光鲜亮丽,总归还是要面对镜子中的自己。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有多大,心中的惆怅与苦楚就有多深。

  如何才能让美颜相机中的自己成为现实而非黄粱一梦呢?各位「斑」花「斑」草们,快拿上自己的沙发、椅子、小板凳占好座位,我们要上课了。

  各种各样的色斑

  色斑种类繁多,想要区分出它们,就要了解不同的形成原因和病理机制。从发病原因来看,有的跟遗传有一定关系,比如雀斑;有的和内分泌息息相关,比如黄褐斑;还有的与生俱来,比如牛奶咖啡斑;另外一些和皮肤老化相关,比如脂溢性角化(老年斑);当然,也有原因尚不明了的太田痣等等。

  从病理机制来看,有的色斑处于皮肤较浅的位置——表皮层,如雀斑、牛奶咖啡斑、老年斑;有的处于皮肤深层——真皮层,如太田痣、褐青斑;另外还有深浅层皆存在的黄褐斑……

  唉~有这些烦恼的人可不少~我已经听到此起彼伏的叹息声了!所以,今天大家拿好自己的小镜子,跟我一起来仔细辨一辨脸上这些斑斑点点都是何方神圣。

  在「实战」中,先要认清楚各门各派,方能见招拆招。

  雀斑

  雀斑是常见于面部的棕褐色点状斑,在人们脸上出勤率比较高,所以大家对它应该不陌生。出生的时候一般不会有,通常在五岁左右开始显现,女多于男,往后会随着年龄逐渐加重,但到成人期时,有一部分人会幸运地减轻。

  雀斑和日晒关系密切,故常见于长时间曝光的皮肤部位,往往呈对称分布,如出现在面部的鼻部和两颊,双侧手背以及前臂伸侧(沿着手背往上走一段的位置)。单个斑点往往较小,多数直径为1mm~2mm,少数可以大至数毫米,但一般均小于5mm。

    形状各异,有圆形、卵圆形、多角形等,有清晰但不规则的边界。数量少则数十个,多可成百上千个。往往成群分布,但斑点之间孤立不融合。

  颜色也并非单一,根据日晒程度的不同,呈现淡褐色至棕褐色不等,甚至同一个人身上也会存在不同颜色的斑点,但单个斑点的颜色始终是均匀一致的,雀斑的形成是先天+后天因素使然。雀斑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有些严重的雀斑甚至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另外,日光暴晒或者X线、紫外线照射过多皆可促发或加重雀斑,使雀斑加重的紫外线波段位于300nm ~400nm,通常难以被普通的玻璃或遮光剂所过滤,甚至室内照明用的荧光灯也会激发雀斑。简而言之,爹妈给的+太阳晒的。

  牛奶咖啡斑

  它的名字和它的颜色相关,由淡褐色到深棕色不等,就像牛奶和咖啡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但同一块斑上的颜色均匀一致。一般出生时就有并永久性存在。

  它跟日晒没什么联系,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同人斑块的大小各异,斑块直径小到几毫米,大到20厘米,甚至更大。牛奶咖啡斑通常都有着清晰的边界,有的大斑块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与雀斑不同的是,牛奶咖啡斑可以是孤立性的存在。这种斑块数量较少,通常在3个以下,只有斑块,不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另外一种是多发性的牛奶咖啡斑,是多系统疾病的伴发表现,即除了斑块,还有其他疾病存在,比如神经纤维瘤等,是某些综合征的冰山一角。

  脂溢性角化(老年斑)

  这种斑点有个大家熟知的名字——老年斑,也有几个大家陌生的名字——脂溢性疣、老年疣、基底细胞乳头状瘤等,顾名思义,老年斑常见于老年人,跟皮肤的老化相关,但也不乏二三十岁就开始长的,常长在面部(尤其是颧部)和躯干。

  刚开始是一个或多个扁平的淡褐色斑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斑块会随着时间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斑块变大,直径可达数厘米;变突增厚、高于皮面,表面呈细颗粒状,色泽暗淡,甚至出现一些可剥去的油腻鳞屑;数目增多,可达数百个,呈满天星样分布。一般无不适感,主要会影响外观,极少数会发生恶变。

  黄褐斑——顽固的蝴蝶斑

  黄褐斑有着不同于其他斑块的显著特点,病因复杂多样化,需要系统性、长期性治疗,手段多样但要联合使用,病情易反复,它的发生和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息息相关,比如妊娠、口服避孕药、某些慢性疾病(如结核、肝病)导致的内分泌紊乱,甚至使用某些药物、化妆品均可诱发。

  妊娠诱发的黄褐斑往往在怀孕第3个月~5个月出现,分娩后会逐渐消失,再次妊娠时又可能出现,称为妊娠性黄褐斑,除此之外,还有典型黄褐斑,发生于非妊娠的女性甚至男性,病因尚不明确,典型黄褐斑常对称分布于面部,主要见于双侧颧部、颊部,鼻部以及前额,甚至可见于颏部(下巴)和上唇。,颜色由淡褐色至深褐色,斑块大小不一,有的边界清晰、有的呈弥散融合状,有时双侧斑块呈蝶翼状(蝴蝶斑)。

  根据斑块多少以及在面部所处的位置可分为面中型、颊型、下颌型、泛发型等。斑块病程可随着人体内分泌、季节以及日晒等情况发生变化。

  治疗上需要多管齐下,且三分靠治疗七分靠养。熬夜睡眠差、精神压力大、劳累等均是黄褐斑的促发因素。所以,首先要减少乃至避免诱因(这一点尤其重要),如调整作息、饮食,控制不良情绪,另外,需要加强防晒和保湿。可以外用一些抗氧化剂,摒弃不恰当的护肤方式和治疗。此外,还需要谨遵医嘱,坚持口服药物+激光治疗,持续一段疗程

  太田痣——不太甜

  太田痣并不甜!由于它常常长在面部,容易给人造成心理障碍,患者往往较为羞怯,或者常年偏分大片刘海,只为遮住这块斑。这种痣于1939年日本医师太田首先提出,故名太田痣。

  它有特定的分布规律,边界不清,颜色相对上述几种色斑要深很多,从褐色、青灰、青色、紫褐色至青黑色不等,因为它的病变黑色素细胞处于皮肤深层——真皮层内,根据处在真皮层的深浅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根据斑块的大小及位置,太田痣可分为轻、中、重型,以及双侧型。轻型斑块小而局限,又可分为眼眶型(Ⅰa型)、颧型(Ⅰb型)、额型(Ⅰc型),以及鼻型(Ⅰd型);中型(II型)大致覆盖着一只眼睛,以及颧部、颞部;重型(Ⅲ型)范围更广;双侧型包括对称型和不对称型。

  太田痣产生的原因至今不明,跟遗传关系不大,可能为发育异常所致。婴儿期和青春期是太田痣出现的两个高峰期,其中1岁以内发病的多,并且多发于女性。

  太田痣的另一个特点是会累及黏膜,眼、耳、鼻、喉的黏膜组织均可出现。皮肤上的范围越大,累及的黏膜可能就越多。此外,在一些人身上还会出现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如青光眼等。

  褐青斑

  又名获得性太田痣和颧部褐青色痣。在亚裔青年女性重最常见,呈面部对称分布,存在于颧部、颞部、额鼻下睑等部位,呈黑褐色、青褐色或灰褐色,可为绿豆大小,也可融合聚集呈大片,一般黏膜无累及。

  提示:皮肤病容易反复、根据个人的症状不同,用药方式也不一样,要针对性的治疗。如有皮炎、湿疹、痤疮、银屑病、白-癫疯、疱疹、手足癣、鱼鳞病、斑、疤痕等皮肤病问题,请咨询杭州杭城皮肤病医院医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