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沉痛缅怀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大家杨伟炎教授

2019年03月04日 848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惊悉杨伟炎教授病逝,深感悲痛与惋惜。回想,杨老于去年六月在我院有幸协办的首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友谊论坛上侃侃而谈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如今斯人已逝,江河呜咽,草木同悲。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耳鼻喉科李建瑞

他是八十高龄心系医学前线、人人尊称的“杨老”,他是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的“大家”,他是所有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心中德技双馨的“大医”。

大医之精诚:作为学者,他与时俱进,立足前沿,活到老学到老

经常听杨老讲课的同仁们都知道,杨老始终是那位一直站在国内甚至国际耳鼻喉发展学术前沿、时刻保持思想领先的学者,是我们每个人“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

众所周知,杨老是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神经外科和颅底外科的开拓者,特别是在耳显微神经外科的诊治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世纪80年代,内镜及微创技术刚引入中国,在花甲之年的他还和年轻人一样学习耳内镜及其它最新技术,并帮助支持年轻人开展工作。他的耳内镜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以“耳内镜在耳科疾病手术中的运用”为主题的演讲,成为了耳鼻喉界最受欢迎的课题之一。

此外,杨老还多次在他的演讲中与大家一起探讨现代医学模式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影响,精准医学的定义及发展,以及机器人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中的运用等前沿课题。

大家之风范:作为医者,他德技双馨,推动全国及边缘地区耳鼻喉发展

1993年,我第一次见到杨老。那时我还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为邀请杨老在我们主办的华北地区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上演讲,我跟随科主任陈海燕教授来到北京301医院拜访杨老,杨老欣然答应了我们的邀请。虽然最后因工作繁忙未能成行,他却帮忙推荐张素珍教授到会演讲,让我们深受感动,对他老人家心怀感激。

因医院条件有限,科主任联系到杨老,希望能让我们培养的二位研究生到301医院做毕业论文的科学研究,杨老二话不说当即答应了。后来,这两位研究生都成为了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的骨干,一位是崔晓波教授,现为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耳鼻喉科主任,一位是姜舒教授,毕业后到美国继续深造,后回国工作。

1994年,医院新开展耳声发射项目,因业务不熟,我们再次来到北京请教杨老,杨老则亲自将我们带到301耳鼻喉研究所,并引荐了当时耳声发射方面的专家顾瑞教授和李兴启教授。我们在第一时间接受到非常正规系统的业务培训,也使我们成为国内较早开展此项业务的单位之一。

当时我所在医院的耳鼻喉科是当地最大的科室之一,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病例,我们常因此去请教叨扰杨老,杨老每一次都竭尽所能为我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吾辈之楷模:作为师者,他育人无数,为人之师表,桃李满天下

杨老注重教书育人,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学风严谨的技术队伍,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获得了无数次国家级奖励及荣誉,在这里就不一一表述。我虽没能成为杨老名下的学生,也未能亲历他的传道授业,但是自从第一次与杨老打交道起,20多年来便一直在蒙受他的恩惠与帮助。

不管是对所带的研究生、进修生,还是实习医生、外院医生,杨老始终保持一颗热忱育人之心,给予每一个人耐心细致的解答,温和诚恳的鼓励,引导着晚辈们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道路上坚定前行。

以杨老的资历与水平,已然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之大家,却丝毫没有大家的架子,他以平易近人之态,以诲人不倦之姿,对培养全国耳鼻喉科医生队伍起到了带头作用。

最后一次见到杨老,是在去年友谊论坛上,音容笑貌尚在眼前,谆谆教诲犹在耳边他功勋卓著,救世济人,德技双馨,德高望重,他是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之泰斗,晚辈之楷模,他将激励我们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衣钵,继续在我们所挚爱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事业中不懈奋斗。

杨伟炎教授千古,缅怀,致敬!

北京首大耳鼻喉医院

住院部 李建瑞

20167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