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胆囊切除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2019年03月19日 919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虽然胆囊切除术至今已100多年,其作用和疗效已得到国内外一致公认。但当患者被告知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除了对外科手术本身的恐惧之外,还对胆囊切除后是否对身体机能及健康带来严重影响顾虑重重。很多患者误认为胆汁是由胆囊产生的,没有胆囊就没有了胆汁,严重影响到了人体的消化功能。因此对于这一认识上的误区和上述顾虑,本文就胆囊的正常功能、胆囊切除术后对机体功能的影响作一阐述和科普。

胆囊的正常生理功能

胆囊是机体内帮助消化的功能器官,它具有浓缩储存、收缩排除胆汁、分泌以及调节胆道压力的四大主要功能。

1)胆汁的浓缩和储存

胆囊粘膜具有很强的吸收水的作用,可使胆汁浓缩5~10倍,使胆囊内胆汁中的电解质、脂类、胆盐以及胆色素浓度明显增高,而使其容量减少80~90%。

2)胆囊的收缩和排空

胆囊的收缩受体液因素和神经系统的调节,胆汁的排空由胆囊收缩与Oddi括约肌舒张相协同来控制。在禁食状态下,Oddi括约肌收缩,胆道内压力超过胆囊内压力,胆汁持续经胆囊管进入胆囊。进食后,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及胃酸等均可刺激十二指肠粘膜上皮释放胆囊收缩素,使得胆囊收缩的同时Oddi括约肌舒张,胆囊中的胆汁不断排入十二指肠。

3)胆囊的分泌功能

胆囊粘膜并不分泌胆汁,但可每日可分泌约20ml的粘液性物质,其主要是粘液蛋白,起到保护自身胆囊粘膜的功能。

4)调节胆道压力的功能

胆道的压力决定胆汁的流向和流速。胆汁有肝细胞分泌产生,其压力最高,约为30cmH2O,使毛细胆管的胆汁向肝外胆管流出。禁食时,Oddi括约肌收缩,胆管内压力升高(15~20cmH2O),使大部分胆汁流向压力较低的胆囊,在胆囊内储存并迅速浓缩,直到胆囊内压力与胆道压力达到平衡为止。进餐时,当脂肪、蛋白质等食物刺激肠道后机体释放胆囊收缩素,后者收缩胆囊并使Oddi括约肌松弛,此时,胆囊压力明显高于胆管压力和十二指肠压力,使胆汁从胆囊排出至胆管和十二指肠。(图1)

图1. 正常胆道系统解剖结构

胆囊切除术后对机体的影响

1)近期影响

胆囊切除后,这种功能丧失导致非消化期的胆汁不能储存,而直接持续缓慢排入肠道,而进餐后的消化期胆汁的量和浓度均相对不足,而非消化期排入肠道的胆汁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进而影响食物消化。因此,当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进食高脂肪食物后,量少而又得不到浓缩的胆汁不能满足帮助消化脂肪的作用,进而导致消化不良,出现如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但这种消化不良现象仅仅发生在少部分患者,并且这些症状一般在胆囊切除术后3-6个月机体会通过胆管的适应和胃十二指肠的活动节律调节而逐步改善和消失。因此,胆囊切除后的饮食应从易于消化的较为清淡的饮食逐渐过渡到常规饮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胆囊切除术后90%~95%的患者腹痛等不适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和消失,但少数患者的症状可能会继续存在或复发,仍然会有上腹不适、腹胀、疼痛等症状,这些术后出现的症状过去常被称为“胆囊术后综合征”,它并非完全因胆囊切除所致,而是可能存在胆囊以外的其它病变。如除了胆囊结石或息肉之外,还有胆管结石、胆囊管过长、慢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其他问题。这些病理状态与胆囊结石并存,在胆囊切除之前就存在,所以胆囊切除后,原来的症状可继续存在。因此,当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做进一步详细检查,而不要一味只考虑到胆囊手术因素导致的问题,以免贻误诊断。

2)远期影响

从长远影响来看,对于有胆囊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胆囊切除者的获益远远高过不切除者,因为胆囊切除避免了由其导致的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及胆囊癌等严重后果的产生。术后的长期随访也发现,胆囊疾病行胆囊切除的患者消化吸收功能与正常人相比,总体差别不大,而生活质量则明显提高。而对于曾有报道称胆囊切除后可能会增加大肠癌发病风险的观点,目前医学界尚没有确凿的临床证据支持这一点。

总之,胆囊切除应用临床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其疗效已得到国内外业界的普遍认可。胆囊切除后,部分患者短期内可能会引起一些消化功能不良引起的不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代偿即可如常人一样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对人体健康没有重大的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