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勠力同心坚守一线,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2023年01月04日 615人阅读

  近期,随着“二十条”、“新十条”与“乙类乙管”的陆续出台,国内防疫措施的调整与优化,防疫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患者的就医需求不断增加,医疗机构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医护人员更是面临着艰难的决战时刻。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的医护们,在这一关键时刻以“轻伤不下火线”的勇毅精神,守望相助齐战斗,到岗守护不停歇。从团队到个人,从临床医护到行政后勤,蓝十字人负重前行、迎难而上,彰显蓝十字人在非常时期的责任与担当。

  为更加科学高效地救治骤然增多的患者,全力保障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安全,院长项耀钧、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朱敏任组长,带领各分管副院长及各职能科室科主任组成“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院内救治专家小组”,统筹协调院内资源、对危重病人救治进行进一步科学管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门诊、病房、手术室、药房、检验乃至于后勤等各科室都牢牢坚守工作岗位,共同绘就出蓝十字人合力攻坚的敬业群像。

  守望相助 守好门诊第一道岗

  “先把患者送上去,病房更暖和。”人来人往的门诊大厅,门诊部与客服部主任罗佳在紧张地忙碌。现在日均需要协调住院患者数量增加近三倍,繁重的工作量让她即便在患病休息时也通过手机开展工作,退烧后立即返岗,不顾喉咙沙哑、呼吸沉重,继续对接患者入院事宜、积极协调床位安排、处理门诊患者与家属各项问题。

▲ 门诊部与客服部主任罗佳在工作中

  在门诊一楼的输液室,护士们打针、换水、拔针、加药忙个不停。近期来院患者增多,需要进行输液的患者骤增,“现在输液室日均接待患者是平时的三倍。”门诊输液室副护士长张姗姗坦言。每天的工作量增加了两倍,输液室护士们忙到中午吃饭只胡乱扒拉两口就赶快继续看护病人。自己感染退烧后就立即返岗,元旦假期也坚守岗位。有些老年患者静脉血管弹性差、质地硬且脆,难找到下针位置,护士们也都努力“一针见血”保证高质高效输液。为让患者能尽早安心完成输液,在护理部的有力统筹下,各病区的护士积极前来支援。

▲ 副护士长张姗姗在工作中

  保障到位 药品配置全倾全力

  药剂科近来的工作量同样大幅增加,仅静脉输液药物配置每日增量都近1000袋。静配中心与药房多位员工出现高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药剂科主任孟琳懿带领科室分批次轮流在岗,为各病区药品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 药剂科主任孟琳懿在工作中

  9:04时收到转运需求,9:09时已按标准流程将药品送达8B病区护士手中,这是医院转运组的高效日常。总务科临时消杀转运组柯石銮带领转运组坚守岗位:12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日均转运次数超过1000次,月转运次数接近40000次,比平时几乎翻了一倍,有时药品需求时间紧迫,消杀组也一并参与转运工作,尽最大努力将药品快速送达。

  坚守岗位 勇担责任护佑生命

  “这个病人血氧我们已经升到60%多了。”神经内科7A病区护士长李楠楠谈及一位肺部感染患者,入院时血氧饱和度仅有30%,而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应在95%以上。近期类似的危重患者多了很多,患者的心率、血压与体温都需要密切关注、一刻也不能放松。张静波主任以身作则,克服自己身体的种种不适,带领团队对患者病情认真研判、进行科学救治;护士长李楠楠已近两个星期没有离开医院,生病了也继续坚守;7A病区的许多医护也都是如此。大家同心协力,在科室高强度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竭力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医疗救治,将危重的患者从“鬼门关”拉回“生命线”。

▲ 神经内科7A病区主任张静波在工作中

  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进而加重低氧血症。神经内科3A病区主任周君担心患者病情变化,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回家。3A病区多位医护陆续发热,夜间咳嗽不止、难以入睡,但大家都坚持在岗、守护病患:护理骨干李慧边输液边工作;住院医师武恒杰克服高烧面色苍白、浑身酸痛等不适症状坚持到岗,任劳任怨,休息时间更是随叫随到。

▲ 神经内科3A病区主任周君在工作中

  脑部恶性肿瘤往往病程短而危害大,患者抵抗力较弱,需要额外精心的看护。近期肿瘤科3B病区工作量同样大幅增加,多位护士主动加班、昼夜奋战:护师赵中丽在从早上8时忙碌到晚上20时后,看到夜班护士明显因病不舒服,又主动请缨、申请加班直至凌晨24时;主管护师王洁雪克服身体不适连续三天加班加点守护病人。

▲ 肿瘤科3B病区护师赵中丽、主管护师王洁雪在工作中

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曾经,他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支援抗疫;

现在,他们勠力同心、坚守一线守护患者。

他们的选择一直没有改变——

以无畏与坚韧、奉献与坚守

护佑生命,守护健康!

感谢有你们,向健康守护者致敬!

0